数据 / 观察资讯

2020年度营养食品产业40大新闻之「新营养」篇

2021-01-08 01:21   来源:新营养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YQ,全国上下都进入了备战状态,中国经济发展受到牵制,大健康行业也无法独善其身。2021年伊始,由新营养发布的“2020年度「新营养」10大新闻”正式揭晓,回顾过去一年行业的发展和变化,以此为更多从业人员带来深度思考。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治,肠道微生态调节剂、维生素C、清肺排毒汤等发挥重要作用 2020年1月27日,国家卫健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首次正式发文证明微生态平衡在新冠病毒防治中的重要作用;8月19日,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中指出“可使用肠道微生态调节剂,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预防继发性细菌感染。” 目前,上海已将高浓度维C点滴疗法列入了COVID-19的治疗方案之一,维C的量根据症状轻重调整,标准是每公斤体重一天50~200mg,如果是体重70kg的成年人,那么每天摄取量便该在3500~14000mg,点滴疗法的效果要比口服效果好10倍以上。此外,“维生素C”也被上海卫健委列为唯一预防新冠肺炎的药品。 2020年2月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发布《关于推荐在中西医结合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使用「清肺排毒汤」的通知》(国中医药办医政函〔2020〕22 号),推荐各地使用“清肺排毒汤”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治疗,并阐明了处方组合、使用方法及适用范围。此外,藿香正气胶囊、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 (颗粒)、疏风解毒胶囊 (颗粒)也作为中成药被列入了多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 点评:新冠肺炎在全球范围内持续爆发蔓延,特别是部分国家强行采取“带疫解封”的举措,使YQ防控输入性风险不断上升。近日,国内部分地区连续出现新增确诊本土病例,为我们再次敲响了警钟,防控形势更趋严峻。当前YQ风险仍然存在,对于常态化防控工作不能麻痹大意、心存侥幸。对此,我国也在不断修订相关的YQ诊治指南,一些深度参与抗疫工作的高校和医院等机构也联合发布了防疫手册,为全球YQ防控添砖加瓦。 发表于Autoimmunity Reviews期刊的一篇文章也为全球抗疫提供了新的思路,提出7项可行抗疫策略:包括戒烟、消毒等生活习惯的建议;服用一些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的策略,大众认知度比较高的抗生素、类固醇激素,以及最近在欧美的“网红药物”羟氯喹,在感染早期应用接骨木莓补充剂等。其中,关于接骨木莓对新冠肺炎的防治,新营养曾在文章《COVID-19资料中心重磅推荐:接骨木莓可助力全球抗疫》中做了详细阐述。 2、湖南郴州永兴县“蛋白固体饮料”事件引发社会关注 5月上旬,湖南郴州永兴县有婴幼儿家长反映,孩子营养不良被诊断为佝偻病,有的甚至出现“大头娃娃”特征。家长称在永兴爱婴坊母婴店购买过“倍氨敏”蛋白固体饮料,该店店员称“倍氨敏”“等同”于婴幼儿奶粉。永兴县多部门成立工作专班,对爱婴坊母婴店进行全面调查。 事件发生后,5月15日,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固体饮料、压片糖果、代用茶等食品专项整治的通知。本次专项整治的对象为企业名称中含有“生物”“科技”“医药”“营养”等字样的,获证类别为饮料、糖果、果冻、代用茶、茶制品、其他酒、蜜饯、水果制品、水产制品和其他食品的食品生产者及委托生产者。经营者涉及母婴店、医院及其附近的食品销售单位、相关食品生产者直销网点、线上销售渠道以及面向老年、病弱群体的“保健”类店铺。 5月18日,经调查核实,“倍氨敏”是湖南唯乐可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委托天津市德恒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款蛋白固体饮料,涉事产品均有生产厂家出具的检验合格报告。在销售过程中,爱婴坊母婴店将“倍氨敏”蛋白固体饮料宣称为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销售,涉嫌虚假宣传。5月28日,永兴县市场监管局向该母婴店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责令其立即停止虚假宣传行为,处以顶格罚款200万元;永兴县纪委监委对在该事件中监管不力、工作力度不够的县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建军和市场秩序监管股股长曹石顺予以免职处理。 点评:新营养重点关注“郴州事件”的发展,并在了解清楚后第一时间发布文章《不知者,不罪?(关注郴州事件)》。简单来说,此次事件是固体饮料冒充特殊医学用途配方奶粉,导致婴幼儿严重发育不良,是违法宣传、违规销售、欺诈消费者等一系列违规操作导致的婴幼儿健康损害事件。 其实,保健食品也好,特医食品也罢。很多问题不是出在产品本身,而是出现在营销环节上。因此,必须要强化监管,避免类似悲剧重演。另一方面,由于特医奶粉涉及专业领域,容易产生信息鸿沟,大部分家长只能依赖医生的专业意见以及母婴店销售人员的介绍推荐。所以,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认知水平。同时,推动建立健全国家营养指导体系,如在社区配备营养师或国民营养指导员,在人们购买有关食品时予以指导。 3、卫健委新增三种婴幼儿可食用菌株,《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扩编为12个 2020年06月02日,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发布了“关于瑞士乳杆菌R0052等53种‘三新食品’的公告(2020年第4号)”。其中,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审评机构组织专家对瑞士乳杆菌R0052、婴儿双歧杆菌R0033、两歧双歧杆菌R0071的安全性评估材料审查并通过,批准为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株。 点评:益生菌种类繁多,每种益生菌的作用都有其特殊性,就益生菌的使用而言,国内外已有较多相关研究,其采用不同菌种、菌株或选用不同定植方式等可能有不同的效果。到目前为止,国家在《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株名单》一共批准了12株益生菌可用于婴幼儿食品。 4、《2020全球营养报告》呼吁:促进公平以消除营养不良 《2020年全球营养报告》由来自全球独立专家组的成员,包括政府和国际机构的官员、高校教授和商界领袖等编写而成,强调了将营养纳入全民健康覆盖的必要性——改善营养状况实际上是挽救生命和减少医疗保健支出的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
图源:《全球营养报告》官方网站
报告中指出,不公平是造成营养不良(包括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以及其他与饮食有关的慢性疾病)的一个原因。食物和卫生健康系统中存在的不平等加剧了营养改善结果的不公平,进而形成恶性循环。报告确定了促进公平在结束各种形式的营养不良方面的重要作用,结合可获得的最佳数据、深入的分析和基于证据的专家意见,确定了实现营养公平的关键行动。 点评:第一份《全球营养报告》于2014年正式发表。现如今,《全球营养报告》已成为世界领先的对全球营养状况的独立评估报告。它以数据为基础,每年独立制作,揭示领域内取得的进展,并确定全球仍面临的挑战。报告旨在激励各国积极采取行动,以结束各种形式的营养不良。《2020全球营养报告》的撰写工作在新冠肺炎席卷全球之前就已完成,但报告中所强调的对弱势群体营养问题的关注,就应对此次全球YQ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5、“不老神药”NMN爆红,“长生不老”不再是梦? 2013年,哈佛医学院实验室发现:用NMN提升NAD+一周后,实验室小鼠的寿命延长了30%。这项发现使得NMN被视为有延缓衰老、提高身体免疫力等作用。2016年开始,NMN在日本、美国等国家被制成膳食补充剂,被称为“保健品中的爱马仕”。2018年前后进入国内市场,但少为人知。 NMN的“出圈”,爆发于资本市场。2020年7月8日,厦门金达威在其天猫旗舰店上架一款NMN产品,上千瓶被一抢而空,并带动了该公司股价在十天内收获八个涨停,市值爆涨78亿。资本市场中“长寿药”概念股应声集体暴涨,但因无法提供有效的工厂和产品等更多明确信息,相关NMN概念股又暴跌;电商平台上,上千家NMN商铺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在生产领域,基因港公司宣称位于宁波余姚的基因港NMN原料工厂已试产成功即将正式投产;另一家上海的医药企业也于5月在绍兴开工建设NMN相关原料工厂。中信证券在7月发布的行业研报中称,当前抗衰老保健品NMN市场主流商品主要以进口为主,境内企业目前普遍处于追赶状态。 点评:自2016年正式推出商业化产品以来,当前NMN市场主要被日本新兴和公司、美国Herbalmax公司和中国香港基因港公司三家企业垄断。虽然中国是NMN最大原料产地,但NMN产品一直缺乏“中国身份证”。目前,NMN在国内并不在食品原料或添加剂名录中,把它用于生产保健食品并不合规。想将它用于膳食补充剂(保健食品)只能选择“出口转内销”的道路:将NMN原料出口,在国外做成制剂后,再通过跨境电商渠道,回流国内市场。 如今,整个NMN行业始终没有建立起统一入行标准,对商家缺乏筛选,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而NMN是否有抗衰作用尚缺乏更加有力的证明,行业市场规模是否真如测算般前景乐观也有待验证。 6、《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对于食品中不含有或者未使用的物质,不得以“不添加”“零添加”等字样强调不含有或者未使用等 2020年7月27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总局根据19年第一次征求意见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了修改,现再次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20年8月26日。文件中统一了预包装食品、散装食品、食用农产品、辐照食品、转基因食品、特殊食品、进口食品、食品添加剂的标识要求,删除了上版征求意见稿中关于“鼓励食品生产经营者开展清洁标签行动,尽可能少用或者不用食品添加剂”的规定。另外,拟增加以下规定:对于食品中不含有或者未使用的物质,不得以“不添加”“零添加”“不含有”或类似字样强调不含有或者未使用等。 在二次征集意见期间,共收到食品企业、相关社会组织和公民提出的意见6459条,主要集中在“转基因食品”“零添加”“生产日期和保质日期”、食品名称、“多地址标注”“进口食品标识”“食品配料标注”等方面。 点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新规,更多是从行业公平竞争的角度制定的。品牌固然想要进行差异化竞争,但打擦边球、商业噱头的方式并不可取,还是要把选择权和甄别权交给消费者自己。同时,食品标识是消费者获取食品相关信息的重要途径,对其真实性的要求,亦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 这一规定将我国原本分散在各个标准法规中对于上述各类食品的标识要求进行了归集,对于食品标识的统一要求、统一管理、统一监督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该办发布后,将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于食品标签标识的主要管理规定,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需要结合该办法以及GB 7718来规范食品标签。 7、“非营养素补充剂”保健食品功能声称降至24类,新增“释义”引导企业“好好说话” 2020年底,国家连续发布两个文件将公众视线聚焦到保健食品功能声称上。 2020年11月2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允许保健食品声称的保健功能目录 非营养素补充剂(2020年版)(征求意见稿)》。此外,还发布了《保健食品功能评价方法(2020年版)(征求意见稿)》以及配套的《保健食品功能声称释义(2020年版)(征求意见稿)》《保健食品功能评价指导原则(2020年版)(征求意见稿)》《保健食品人群食用试验伦理审查工作指导原则(2020年版)(征求意见稿)》,为保健食品打造了一套升级的概念声称体系和遵照标准。文件中提到,保健食品(非营养素)允许声称的保健功能由27类降至24类,部分功能名称有所调整,原有的促进泌乳功能、改善生长发育功能、改善皮肤油份功能将不再纳入允许保健食品声称的保健功能目录。 2020年12月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保健食品原料目录 营养素补充剂(2020年版)》《允许保健食品声称的保健功能目录 营养素补充剂(2020年版)》,从原先的22种增至23种,明确营养素包括钙、镁、钾、锰、铁、锌、硒、铜、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烟酸(尼克酸)、叶酸、生物素、胆碱、维生素C、维生素K、泛酸、维生素E、β-胡萝卜素,功能声称为“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并增加了保健功能释义。关于营养素的文件将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点评:自《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版)被宣布失效后,一直没有新的文件出台替代,导致非营养素补充剂类保健食品仅有抗氧化等9项功能可依据2012年SFDA发布的功能评价方法进行功能试验,而大部分功能试验均无据可依,新产品在申请增强免疫力、缓解体力疲劳等功能时无法进行功能试验。本次征求意见稿一旦出台意义重大,新营养也针对此次保健食品(非营养素)功能声称的变化,在文章《新保健食品功能目录及释义 中国保健食品的未来发展方向在哪里?》中做了详细解读。 此外,以往保健食品相关正式文件中从未对保健功能进行过定义或解释,配套文件中的《保健食品功能声称释义(2020年版)(征求意见稿)》是本次征求意见的一大亮点,24项功能均配有功能解释及科学性的提示,是在保健食品科学性上的重大进步,详细的功能声称释义较以往更利于消费者理解。 长期以来,保健食品行业面临两个困扰:一是消费者不明白,搞不清保健食品和药品的区别;二是企业说不清,一个名词或词组的定义难以表明产品的属性。多份保健食品相关文件的出台,将会引导企业好好“说话”,从而有效改善保健食品的市场环境。 8、最新保健食品原料目录确定!共87种获“正式身份” 12月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两个重要文件:《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发布辅酶Q10等五种保健食品原料目录的公告》(54号文件);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发布《保健食品原料目录 营养素补充剂(2020年版)》《允许保健食品声称的保健功能目录 营养素补充剂(2020年版)》的公告》(55号文件)。 这两个文件明确了保健食品备案的原料目录共87种,其中营养素补充剂有82种,还有5种非营养素补充剂:辅酶Q10、破壁灵芝孢子粉、螺旋藻、鱼油、褪黑素。2021年3月1日正式实施。 点评: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中的原料、用量、功效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原料目录的制定,有助于规范保健食品产品管理,为实施注册与备案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奠定良好基础。虽然部分普通食品原料纳入了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但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中不仅规定了原料名称,还规定了原料的用量和对应的功效,因此,列入保健食品原料目录的原料及用量和对应的功效只能用于保健食品生产,不能用于其他食品生产。 9、《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发布,营养改善和慢性病防控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2020年12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介绍《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有关情况。该报告来源于2015~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癌症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开展的中国居民慢性病与营养监测数据,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近6亿人口,现场调查人数超过60万,具有国家和省级代表性。 报告显示,近年来,随着健康中国建设和健康扶贫等民生工程的深入推进,我国营养改善和慢性病防控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居民体格发育与营养不足问题持续改善,城乡差异逐步缩小;二是居民健康意识逐步增强,部分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流行水平呈现下降趋势;三是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逐年下降,因慢性病导致的劳动力损失明显减少。 点评: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是反映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健康素质的重要指标。从报告中可以看出,与五年前相比,我国慢性病患者基数仍不断扩大,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和癌症发病率有所上升;因慢性病死亡的比例也持续增加,防控工作仍面临巨大挑战;超重问题日益严重,成为影响我国居民的首要问题。 其实,大多数疾病都是由我们平时的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的,日本把“成人病”称作“生活习惯病”是一个比较恰当的说法。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可以达到管理健康的目的。发布这份《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希望能够引起人们的重视,改善生活习惯,拥抱健康幸福的人生。 10、「2020营养盒子嘉选」获奖产品正式揭晓!给营养产业看得见的未来 2020年9月11日,由新营养New Nutrition、营养盒子Nutrition Box联合主办的「2020营养盒子嘉选」获奖产品揭晓仪式暨颁奖典礼在杭州圆满落幕。这是一场针对“营养产品”的全公益评选活动,评选委员们通过外观设计、感官体验、配方设计、简洁新颖、创意程度五个维度为参赛产品评分,最终的获奖名单也由此诞生。 此次评比中,共有10款产品获得了2020营养盒子嘉选(NutritionBox Awards)TOP10大奖。此外,本次评选还特别设立了肠道健康类、新植物、代餐及体重管理类、特殊膳食类、新饮料、健康零食类爆品奖,在「营养盒子」之夜正式揭晓,多款创新产品均在自己的专属赛道里赢得了一席之地。 点评:「2020营养盒子嘉选」活动报名启动以来,终端品牌纷纷积极响应,共收到来自百余家企业的200+作品。是的,这是一场针对“营养产品”的全公益评选活动,更是整个营养产业的一次突围。市场需要这样一场评选,以公平、公正的态度选出大家心目中的好产品,挖掘市场上“爆品”诞生的潜在基因。随着营养盒子所有奖项的揭晓,也可以通过真实的产品更加直观的感受到这个产业的活力。

新营养留言互动

您的电话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艾兰得:依托创新力打破营养边界
下一篇:2020年度营养食品产业40大新闻之「新植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