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资讯

“谈糖色变”的当下,谁在为减糖市场提供更优解?

2023-10-27 09:28   来源:新营养

糖与健康的话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

近年来,随着全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人意识到了过多摄入添加糖(人工加入到食品中的糖类)的危害。“想要瘦,先控糖“也成为很多爱美和健康人士的共识。那么减糖趋势之下,还有哪些减糖选择?哪些原料将引领下一个减糖配方的未来?星光首创就提供了两款优质的创新减糖配料——「赤藓糖醇」、「阿洛酮糖」,为减糖市场提供了更优解。

1. “健康潮流”引领,「减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过去,糖曾是“甜蜜”的幸福,而今日已成“甜蜜”的杀手。

为何会有这样的改变?核心驱动因素在于:消费者对健康需求的日益提升。世界卫生组织(WHO)多次指出,过多摄入游离糖会增加龋齿、肥胖、糖尿病和高胆固醇血症等疾病的患病风险。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消费者对于营养、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也开始意识到摄入糖过多的危害。国际食品信息委员会(IFIC)开展的2022食品与健康调查指出,73%的消费者表示他们正试图限制或避免饮食中的糖分。

“谈糖色变”和“健康至上”就像两个助推器,让新生代的年轻消费者对糖分越来越敏感,“去糖”也因此成为了食品饮料市场的消费核心趋势。CBNData联合天猫食品发布的《天猫食品行业趋势分析报告》显示:随着健康饮食的意识不断被提高,追求无糖和低糖的消费者逐年变多,如在选购饮料、酸奶、糕点、饼干、零食,甚至巧克力等糖果的过程中,都执着选择“无糖”标签的产品。值得一提的是,90后以及95后正在成为无糖/低糖产品新的主力消费人群。

“减糖”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而且已然从消费者需求上升到国家行动。《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中指出,政府将限制高糖食品的生产销售,推动低糖或无糖食品的生产与消费。无疑,“甜味革命”已经到来。

2. 全民减糖时代,「赤藓糖醇」、「阿洛酮糖」将突出重围

当前,“控糖”已不只是企业的商业策略,更是人类关于现代生活变革的必然选择。《Z世代健康食品消费趋势报告》指出:77.5%的Z世代受访者认为“控糖”对健康很重要,但其中60%无法抵御糖的诱惑。健康与快乐的对决,究竟该作何抉择?现代人自然是希望“鱼和熊掌”能够兼得的,于是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只有极低的热量的“蔗糖替代品(代糖)”成为人们探索的一大研究重点。

代糖通常分为人工合成甜味剂与天然甜味剂两种,但人工甜味剂从诞生以来就受到质疑,而天然甜味剂则是在健康的大环境下诞生。随着阿斯巴甜等人工合成甜味剂的安全性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不少质疑,来源于植物的天然甜味剂成为更多“无糖”产品的优选。根据英敏特数据库的数据显示,在2010~2020年的十年间,天然甜味剂的添加占比逐年提升,由2010年的8.16%提升至2020年的29.41%。人工合成甜味剂的使用占比出现明显的逐年降低趋势,以天然甜味剂、糖醇为代表的新型甜味剂,因为更符合健康、安全、天然、控糖等新生活态度的需求,在代糖市场上呈现出积极快速的发展态势。

在这样的行业大背景下,星光首创顺应健康化、减糖化的发展趋势,为市场提供了两款优质的减糖配料——「赤藓糖醇」、「阿洛酮糖」,不仅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健康需求,更是对新消费潮流洞察后的精准布局。

赤藓糖醇——减糖市场“新星”

赤藓糖醇(Erythritol)是一种填充型甜味剂,是四碳糖醇,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真菌类蘑菇、地衣,瓜果类甜瓜、葡萄、梨等中均含有。工业生产以葡萄糖为主要原料,经酵母微生物发酵转化、精制等工艺得到。星光首创推出的赤藓糖醇原料,采用微生物发酵法制备,产品洁白,颗粒均匀,纯度达到99.9%,可广泛应用于饮料、烘焙食品、休闲零食以及保健食品中。

赤藓糖醇分子很小,人体食用后有90%左右能进入血液循环中,仅有10%左右直接进入大肠中作为碳源发酵。而进入血液的赤藓糖醇,由于人体没有酶系可以直接代谢赤藓糖醇,所以在人体被分解的量很少[1]。这种独特的生理代谢特性,决定了赤藓糖醇低热值的特性。同时,赤藓糖醇还具有耐热量高、结晶性好、口感佳等优良特性。经临床实验证明,赤藓糖醇不引起血糖和胰岛素波动[2];不具龋齿性,对口腔健康有益处[3]。

赤藓糖醇作为一种新型发酵型低热量甜味剂,国际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在1999年6月批准其作为食用甜味剂,且无需规定ADI值。2007年,国内批准赤藓糖醇可作为甜味剂用于食品中;2011年,发布食品添加剂赤藓糖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T 26404-2011;2017年,国内将其纳入了保健食品备案可用辅料中。至今,赤藓糖醇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如蒙牛、元气森林、喜茶、农夫山泉等纷纷使用赤藓糖醇作为甜味剂替代糖类推出低糖产品,也进一步推动了赤藓糖醇市场需求不断上升。

沙利文数据预测,2022年全球赤藓糖醇需求量为17.3万吨,2024年将达23.8万吨,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22%,未来赤藓糖醇会成为更多主打低糖产品的配方原料之一。

阿洛酮糖——减糖市场“黑马”

阿洛酮糖(Allulose) 是果糖的一种差向异构体,是在自然界存在但含量极少的一种稀有单糖,天然存在于甘蔗糖蜜、水果及葡萄干、无花果、猕猴桃和红糖等食物中。星光首创推出的阿洛酮糖原料,纯度高、颗粒均匀、甜度纯正,可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及保健品中。

阿洛酮糖的甜度约为糖的70%,甜度时间脉冲也与蔗糖相似,热量却比蔗糖低95%。大部分阿洛酮糖进入人体后,通过尿液或粪便直接排出。其经过肠道吸收后几乎不发生代谢、不提供热量也是其作为代糖的突出优势。经临床实验证明, 人体每日摄入31-33g(按平均体重计) 阿洛酮糖没有任何副作用,可作为食品中蔗糖理想的替代品,具有调控血糖、抗氧化等益处[4]。《Food Funct》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阿洛酮糖还能通过调节脂质代谢,从而控制体重[5]。

2011年,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认证D-阿洛酮糖的安全性(GRAS),开始允许其作为膳食添加剂和部分食品配料投入使用;而在2019年,阿洛酮糖迎来了春天。FDA宣布将低热量甜味剂阿洛酮糖排除在“添加糖”、“总糖”标签之外,从此以后再也不需要在这两项类目中计算其添加量,同时将阿洛酮糖的热量定为0.4kcal/g。在我国,阿洛酮糖虽尚未获批新食品原料,但行业和企业都在积极推动法规许可;2021年8月国家卫健委已受理D-阿洛酮糖作为新食品原料的申请;2023年5月,国家卫健委网站发布公告,“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被列入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法规的批准将助推其在全球市场的流行,目前阿洛酮糖主要应用在调制乳、风味发酵乳、糕点、茶饮、果冻等产品。

据GMI(Global Market Insights)统计,2022年阿洛酮糖市场规模达到了9000万美元,预计到2023年将达到3.7亿美元 (2023-2032 CAGR 将超过14.5%),预测将成为继赤藓糖醇之后的下一个席卷全球的热门天然甜味剂。

3. 顺势而为抢占先机,「星光首创」为减糖市场提供更优解

随着健康问题日趋受到国家和消费者的重视,「减糖」成为不可逆转的消费趋势。纵观全球市场,减糖不仅是当下的热潮,也是人类关于现代生活变革的必然选择,更是一门长远有利可图的生意,未来减糖市场竞争必将愈发激烈。

对市场一向保持敏感的企业,自然不会错过这个风口。山东星光首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光首创”)便是涉足的企业之一,成立于2016年10月,隶属山东星光糖业集团。正所谓背靠大树好乘凉,星光首创依托星光糖业集团“三三一零”全产业链优势,以“生物科技创享美好生活”为理念,致力于健康糖质资源产品的开发和拓展,以及下游“天然健康食品配料”的开发,主营益生元、膳食纤维、减糖配料、专用配料四大系列产品,可以为客户定制个性化多品类专用健康配料,提供靶向解决方案,领航健康食品消费新观念。

不忘初心,科技引领。针对大势所趋的减糖市场,星光首创将加快脚步,依托集团产业链优势与前沿生物技术相结合,秉承营养健康理念,不断提升市场技术支持,提供更优质、更健康、更创新的减糖方案,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健康需求的同时,助力健康消费新浪潮,让大众更健康、更幸福!


参考文献:

[1]hibault Barbier, Arnaud Machelart, Amaia Zúñiga-Ripa. Erythritol availability in bovine, murine and human models highlights a potential role for the host aldose reductase during brucella infection. Original research, 2017.8:

[2]Yokozawa T, Kim H Y, Cho E J. Erythritol attenuates the diabetic oxidative stress through modulating glucose metabolism and lipid peroxidation in streptozotocin-induced diabetic rats[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02, 50(19): 5485-5489.

[3]De Cock P, Mäkinen K, Honkala E, et al. Erythritol is more effective than xylitol and sorbitol in managing oral health endpoin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ntistry, 2016, 2016.

[4]Tsukamoto I, Hossain A, Yamaguchi F, et al. Intestinal absorption,organ distribution, and urinary excretion of the rare sugar D-psicose. Drug Des Devel Ther,2014, 8: 1955–1964.

[5] Chen J , Huang W , Zhang T , et al. Anti-obesity potential of raresugar D-psicose by regulating lipid metabolism in rats[J]. Food & Function.


>>>声明

*新营养(xinyingyang.com)致力于秉承循征营养学的理念,重度垂直人类营养,为广大健康原辅料供应商和消费者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标明原创的文章权限为本网所有,如需转载请得到书面申请并在文章开头注明出处。

*文章中会充列示参考文献,但因商业利益相关造成的不客观可能依然存在,欢迎读者多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

*文章中涉及功效相关描述均有对应的数据支持,囿于篇幅限制无法全部刊登,如需数据来源,可向新营养(xinyingyang.com)或文章中涉及到的企业索取。文章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此公众号中全部内容仅为一般性参考。读者不应在缺乏具体的专业建议的情况下,擅自根据文章内容中的任何信息采取行动。此公众号运营方将不对任何因采用文章内容而导致的损失负责。

*文章中涉及的产品、成分、功效仅代表相关企业的观点,新营养仅基于信息传递目的进行转述,并不代表我们绝对认同相关宣称,也不支持任何产品的营销和销售。

*文章中插入的图片不涉及到商业行为,仅限交流,并标明了来源出处,尊重原创图片设计。

新营养留言互动

您的电话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Nutrients:通过低热量均衡饮食调节肠道微生物群
下一篇:聚焦新品 | 多维度解读益生菌口腔健康概念新品BLIS® by Probi普诺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