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资讯

体重管理的益生菌视角

2020-08-19 02:06   来源:新营养

俗话说:“一白遮百丑,一胖毁所有”。前半句或许因各人审美而异,但后半句绝非虚言。毕竟,肥胖不仅影响美观,还是很多疾病的潜在影响因子。世界卫生组织(WHO)就曾指出,肥胖是一种流行病,与多种高发性的非传染性疾病有关,包括糖尿病、癌症和心脏病等。 从“国民肥胖”看“全民瘦身” 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当下、工作压力加大、暴饮暴食、熬夜、喝酒、久坐不动等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导致肥胖问题愈加突出,发病率逐年攀升,且出现了年轻化态势。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2015年,全球范围内约有6亿成人与1亿儿童患有不同程度的肥胖;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肥胖人口规模超过2.5亿,按国家统计局颁布的2019年中国总人口14亿估算,肥胖人口占比高达17.8%,比2012年的11.9%上升近5%。 伴随着肥胖人群规模的不断扩展,由肥胖引发的健康问题逐渐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70% 的人认为形体管控与健康有关,国民对于个人体重管理健康意识增强,对于减肥降脂产品需求旺盛。数据显示,近些年来中国功能型瘦身食品市场开启了暴走模式。2019年,市场规模达到了1945.3亿元,预计2023年将增长至4020.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9.9%。 肥胖与肠道菌群“密不可分” 一般来说,很多人会把肥胖与基因和遗传联系起来,但是研究证明基因和遗传对是否发生肥胖并不起决定作用。肥胖的发生与环境因素,如饮食、食物构成和生活习惯密不可分。越来越多的研究还表明:肠道菌群作为环境因素,与宿主相互作用,在肥胖的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项发表在《科学》杂志的研究,采集了一胖一瘦的人类双胞胎体内的肠道菌群,并分别转移到了同种环境之下喂养的无菌小鼠的体内,研究发现移植了胖人菌群的小鼠,脂肪储存量明显增加;而移植了瘦人菌群的小鼠则没有出现这种情况。不仅如此,如果把胖小鼠的肠道微生物移植给瘦小鼠,瘦小鼠经过一段时间后也会变胖,结果证实了肠道菌群和肥胖的关系[1]。 此外,2013年8月一项发表于Nature上的研究,通过对123名非肥胖和169名肥胖的丹麦人进行肠道菌群分析,发现两个群体的肠道菌群数量存在差异,肠道菌群丰度也不同;相比正常人群,肥胖人群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更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微生物数量更少,而厚壁菌门(Firmicutes)微生物数量更多。也就是说,肥胖者肠道菌群的结构组成与非肥胖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2]。 由上述可知,菌群失调是肥胖人群的主要特征,同时也是发病原因之一。 体重管理的益生菌解决方案 可见,肠道菌群在肥胖的发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调节肠道菌群可能成为调节肥胖的新契机。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重建肠道菌群平衡,一方面,可以调整饮食结构和生活作息;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肠道友军(益生菌)的力量——通过补充活性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肠道消化吸收能力,改善人体新陈代谢,轻体重、降低体脂含量、降低对高热量食物的渴望。 当前,菌群和基因代谢的调节成为了解决肥胖的“钥匙”,而益生菌作为调节肠道菌群和减肥的有效辅助手段,也成为了体重管理产品开发的新思路,哪些菌株能更好的发挥作用?选择什么样的益生菌产品?8月19日下午15:00,「营养盒子」直播间,仙乐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品类经理冯鹏,将分享《体重管理的益生菌视角》。
参考文献: [1]:Ridaura, V. K., et al. (2013). "Gut microbiota from twins discordant for obesity modulate metabolism in mice." Science 341(6150): 1241214. [2]:Emmanuelle Le Chatelier, Trine Nielsen, Junjie Qin, et al. Richness of human gut microbiome correlates with metabolic markers. 10.1038/nature12506.

新营养留言互动

您的电话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特色油脂在食品工业领域的创新应用探索
下一篇:乐斯福诺斯Lynside Forte® Se+富硒酵母,提升免疫力的好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