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丽资讯
健康减重不靠饿!甘油二酯+支链氨基酸,让"吃动平衡"更轻松
2025-09-28 11:26 来源:新营养
2024年6月国家卫健委联合教育部、体育总局等16部门联合启动“体重管理年”活动并印发了活动实施方案,将科学管理体重上升到国家高度。“方案”要求力争通过3年左右时间,“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显著提升,健康生活方式更加普及。”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重新认识健康减重的根本所在,还需要科学有效的营养干预手段。
01
健康减重,从“吃动平衡”开始
为了追求快速减重,很多人选择了少吃,甚至不吃。长此以往可能造成营养不良,更有甚者还会出现厌食,危害身体健康;此外,长期“少吃不动”还会降低机体代谢水平,无法维持正常的肌肉量,从而导致体重反弹,陷入“减了胖,胖了再减”的恶性循环。要提升科学体重管理意识,根本在于“吃动平衡”,通过合理饮食减少脂肪囤积;配合适当运动增加肌肉量,加大基础代谢消耗,增加热量缺口。只有将科学的体重管理融入日常生活习惯,形成健康生活方式才能真正达到有效减重,健康减重的目的。而甘油二酯(DAG)和支链氨基酸(BCAA)正是从“吃”“动”两方面出发,为养成科学体重管理的健康生活方式提供了有力抓手。
02
甘油二酯(DAG):“吃”对了还能以“酯”减“脂”
过去,油脂一直被认为是减重道路上的“绊脚石”,然而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选对油脂不仅不会增重,还有助于以“酯”减“脂”,甘油二酯(DAG)就是这样一种已被广泛认定的公认安全(GRAS)食品成分。
甘油二酯(DAG)是各种食用油中天然存在的一种微量成分,由甘油分子和两个长链脂肪酸酯化结合而成。甘油二酯凭借其不贮存、高代谢的显著特点,被国际营养学界誉为"脂肪炸弹"。
一项涉及131名健康超重/肥胖人群的对照实验显示,相较于甘油三酯(TAG)组,DAG组受试者的体重、体脂和腹部脂肪面积明显降低[1]。
另外一项针对12名健康女性的对照实验显示,与食用TAG组相比,食用富含DAG的油会加速脂肪氧化速率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食欲[2];在针对血清甘油三酯的实验中,与初始值相比,试验后受试者血清甘油三酯超标值下降了81%[3]。此外,涉及5项随机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4]以及一项长期随机、双盲对照研究[5]显示,甘油二酯还有助于抑制餐后胰岛素和血糖的升高速度,改善糖代谢。
随着工艺逐渐成熟以及市场教育的普及,甘油二酯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普通食品和营养健康食品中,以此为契机,医诺生物甄选全球优质原料,采用专利酶制剂进行全生物酶法开发生产高品质DurOmega®甘油二酯,产品二酯含量高、符合新食品原料标准;千吨级cGMP生产线,以及对全生产流程实施严格自主管理,确保产品安全稳定、供应及时。依托强大的研发团队、微囊技术和应用解决方案,医诺生物可提供多种油脂来源、多种剂型的DurOmega®甘油二酯产品,囊括不同含量的油剂、乳液以及微囊粉,可应用于瓶装油、软胶囊、液体饮料、口服液、固体饮料、烘焙产品、能量棒等多种终端产品,满足烹饪用油、休闲食品等营养健康食品的多元需求,从“吃”对入手,助力消费者健康减重。
03
支链氨基酸(BCAA):减少肌肉流失,“动”态“狙击”脂肪
所谓吃动平衡,除了要“吃对”,还要配合科学运动,减少肌肉流失,提高代谢水平。在这个过程中,合理的营养补充能够产生协同效应,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被广大运动爱好者所熟知的支链氨基酸(BCAA),不仅是提升运动表现的关键成分,还有助于代谢调控,多维度助力科学减重。
现在市面上热门的热量限制或间歇性禁食可导致肌肉流失占比达减重量的25%(每减1kg体重流失200g肌肉)。肌肉流失易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例如基础代谢率降低,导致减成“易胖体质”,饮食方面稍不注意,体重又会迅速反弹。而适量补充BCAA有助减少肌肉流失,从根源上杜绝减重引发的不良反应。《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一项对25人进行的临床试验,低热量饮食的精英摔跤运动员在补充BCAA后,体重减轻显著、腹部内脏脂肪组织显著减少,其运动表现及肌肉力量得到了完美保持[6]。
另一项研究证明,适当提高膳食BCAA的比例有助降低超重肥胖的发生几率。哈尔滨医科大学在针对中国北方948名年轻成年人的一项观察性研究中发现,BCAA的高膳食消耗与肥胖的发生率呈负相关[7]。
基于这些科学发现,医诺生物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凭借强大的研发团队和自有占地约38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氨基酸发酵工厂,依托生物合成技术平台,以微生物发酵工艺为基础,建立“原料输入—菌株培育—发酵控制—提取纯化—产品输出”的工艺路线,定向生产发酵源氨基酸产品;采用专利微囊技术,有效改善氨基酸原料溶解性、苦味重、不稳定等问题,推出植物源、速溶、掩味、缓释、RTD等多种支链氨基酸产品规格,满足终端客户多样化应用需求。其中,植物源支链氨基酸(BCAA)RTD粉以其温和的气味、高纯度、发酵来源等优势广受市场青睐。如图,植物源支链氨基酸(BCAA)RTD粉在不同的高温条件和pH环境下,含量保持稳定,适用于多种运动营养RTD饮料,如电解质水饮、能量饮料等。
《“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明确指出,“强调科技支撑和赋能,加强相关技术研究和转化应用,推动体重管理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医诺生物依托强大的研发能力和技术转化平台,将持续为行业提供高品质、多场景适用的原料产品,助力品牌开发更科学、更有效的体重管理产品与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Kevin C Maki,et al. Consumption of diacylglycerol oil as part of a reduced-energy diet enhances loss of body weight and fat in comparison with consumption of a triacylglycerol control oil.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2002).
[2]Kamphuis M M J W, Mela D J, Westerterp-Plantenga M S. Diacylglycerols affect substrate oxidation and appetite in humans[J]. Am J Clin Nutr, 2003, 77(5): 1133-1139.
[3]Yasukawa T, Yasunaga K. Nutritional functions of dietary diacylglycerols[J]. J Oleo Sci, 2001, 50(5): 427-432.
[4]Yamamoto K,et al.Long-term ingestion of dietary diacylglycerol lowers serum triacylglycerol in type II diabetic patients with hypertriglyceridemia.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2001 Dec;131(12):3204-3207. DOI: 10.1093/jn/131.12.3204.
[5]Tongcheng,X,et al.Intake of Diacylglycerols and the Fasting Insulin and Glucose Concentrations: A Meta-Analysis of 5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ie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Nutrition. 2018;37(7), 598-604. DOI: 10.1080/07315724.2018.1452168.
[6]Li YC, Li Y, Liu LY, Chen Y, Zi TQ, Du SS, Jiang YS, Feng RN, Sun CH. The Ratio of Dietary Branched-Chain Amino Acids is Associated with a Lower Prevalence of Obesity in Young Northern Chinese Adults: An Internet-Based Cross-Sectional Study. Nutrients. 2015 Nov 18;7(11):9573-89. doi: 10.3390/nu7115486. PMID: 26593945; PMCID: PMC4663614.
[7]Mourier A, Bigard AX, de Kerviler E, Roger B, Legrand H, Guezennec CY. Combined effects of caloric restriction and branched-chain amino acid supplementation on body composition and exercise performance in elite wrestlers. Int J Sports Med. 1997 Jan;18(1):47-55. doi: 10.1055/s-2007-972594. PMID: 9059905.
END
>>>声明
*新营养(xinyingyang.com)致力于秉承循征营养学的理念,重度垂直人类营养,为营养健康产业从业者架起沟通的桥梁,标明原创的文章权限为本网所有,如需转载请得到书面申请并在文章开头注明出处。
*文章中会充列示参考文献,但因商业利益相关造成的不客观可能依然存在,欢迎读者多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
*文章中涉及功效信息内容均有对应的数据支持,囿于篇幅限制无法全部刊登,如需数据来源,可向新营养(xinyingyang.com)或文章中涉及到的企业索取。文章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此公众号中全部内容仅为创新案例的一般性参考。读者不应在缺乏具体的专业建议的情况下,擅自根据文章内容中的任何信息采取行动。此公众号运营方将不对任何因采用文章内容而导致的损失负责。
*文章中涉及的产品、成分、功效仅代表相关企业的观点,新营养仅基于信息传递目的进行转述,并不代表我们绝对认同相关宣称,也不支持任何产品的营销和销售。
*文章中插入的图片不涉及到商业行为,仅限交流,并标明了来源出处,尊重原创图片设计。
新营养留言互动
您的电话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药食同源,内外兼修:口服美容开启内养滋补新时代
下一篇:最后一页
新营养峰会/活动
新营养热门资讯
共晶技术:让营养素步入埃米时代
XINGRAPHIC · 09-11
11月6-7日广州新营养趋势大会!30+演讲、2
风信社 · 09-08
当“造物”成为可能,人类营养健康产业将迎
XINGRAPHIC · 07-07
新营养周报 | 农夫山泉上新蓝靛果混合汁
数据 / 观察 · 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