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植物资讯

压力大、情绪差?科学研究发现红参或将成为心理健康干预的新选择

2025-11-05 09:13   来源:新营养

图源:摄图网

在现代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压力如影随形。它可能来自工作的繁忙、学业的繁重、家庭的责任,或是对未来的迷茫与担忧……心理压力如同隐匿在暗处的 “常客”,成为了生活中无法回避的一部分,并对心灵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

01

10亿人的心灵警报:全球心理健康危机拉响

《世界卫生组织宪章》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病和不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社会”功能三方面的完满状态。这一定义既说明了健康远不止于没有躯体病痛或失能,也明确了心理健康是个体健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然而,全球范围内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约有10亿人受到心理健康问题的困扰,抑郁症、焦虑症等常见心理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每40秒就有一人因自杀而失去生命。

中国也面临着严峻的心理健康挑战。根据中国科学院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报告》,与十年前相比,国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下降,并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根据中国《2022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显示,9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有心理问题,心理压力加剧是国民健康状态鲜明的切面。丁香医生发布的《2023国民健康洞察报告·家庭健康篇》显示,国民健康困扰TOP3分别为:皮肤状态不好、情绪问题、睡眠不好。且2021-2023年的3年中,情绪问题一直在国民健康困扰因素中排名第一或第二位。

情绪问题的不断升级以及消费者对健康意识的提升,人们开始通过各种方式来解压和舒缓心情,想要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出口。据《2024年中国青年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年轻人越来越重视悦己消费,追求心理放松便是其一。

02

科研新发现:红参或可为心理健康管理开辟新路径

人参,被誉为“百草之王”,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视为珍贵的滋补品。红参是人参经蒸制后的干燥根和根茎,其表面呈半透明,红棕色,味甘、微苦,性温。它含有丰富的人参皂苷、多糖、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力、调节人体代谢功能、改善疲劳等多种健康益处。

红参,这一传统中药中的明星植物,正在现代科学的验证下焕发新光彩。近日,来自比利时天主教鲁汶大学的团队在《nutrients》上发表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红参中的稀有人参皂苷不仅能够缓解压力,还能提升认知功能,为心理健康管理提供了一种新选择[1]

研究人员对149名年龄在18-60岁之间的参与者进行了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他们被随机分配到红参补充组(N=72,200mg/天,包括20.2mg稀有人参皂甙)或安慰剂组(N=77,200mg米粉和红糖/天),干预持续3周。在基线(D0)和干预结束(D21)时,使用感知压力量表(PSS)、贝克抑郁量表(BDI)和正负情绪量表(PANAS)对参与者的压力水平和情绪状态进行评估,同时使用剑桥神经心理学测试自动化电池(CANTAB)检测认知能力。

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红参组在PSS评分上显著降低,说明红参对缓解压力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与此同时,红参组的BDI评分和PANAS负性情绪评分也显著下降,表明红参对减轻抑郁和改善负性情绪有明显的效果。此外,红参组在视觉记忆学习能力和空间规划能力测试中的表现也显著优于安慰剂组,表明红参可能对认知功能,特别是与空间规划和视觉记忆有关的功能产生有益的影响。这些发现不仅验证了红参的情绪调节作用,还进一步确认了其认知提升的潜力。

图:从基线(D0)到干预结束(D21)安慰剂组和红参组PSS分数的变化

总的来说,研究表明红参中的稀有人参皂苷可能通过减轻压力、缓解抑郁症状、改善情绪状态以及增强认知能力,有望成为一种有潜力的心理健康干预手段。然而,研究人员也指出,红参的效果较为温和,适合作为综合治疗方案的补充疗法。同时,研究团队呼吁进一步的研究,尤其是在高压力人群和临床抑郁症患者中的长期效果,旨在更全面地评估红参的潜在作用及其应用前景。

03

科学研究+政策支持:红参市场前景大好

近年来,随着对红参研究的逐渐深入,有关红参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红参的科学研究不仅为传统中药注入了现代科学的力量,还为心理健康管理开辟了新的路径。随着更多研究的展开,这一古老植物或将成为现代健康领域的重要角色。

与此同时,政策层面的支持也为红参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2024年8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发布《“三新食品”与食药物质常见问题解析》,涉及三新食品共性问题、特定问题、食药物质等共计25个问题解析。其中红参获得了国家风险评估中心的官方回复,可作为普通食品原料应用:

原卫生部2012年第17号公告批准人参(5年及5年以下人工种植)为新资源食品(现称新食品原料),并对其拉丁名称、基本信息、食用量及不适宜人群等进行了明确说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红参是以人参为原料,经蒸制干燥后的同源加工品。以符合上述公告要求的人参为原料加工制成的红参,可以作为食品原料使用,其食用量和不适宜人群等要求,亦应参照人参的公告执行。

红参纳入食品原料目录,将促进人参产业发展壮大和促进行业标准化管理。这不仅为传统滋补品行业注入新活力,也为健康食品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未来,在科研、政策和消费趋势的多重推动下,红参市场将迎来黄金发展期,成为大健康产业的下一个“超级原料”。

参考文献:

[1]Valérie Dormal, Lucas Jonniaux, et al. Effect of Hydroponically Grown Red Panax Ginseng on Perceived Stress Level, Emotional Processing, and Cognitive Functions in Moderately Stressed Adults: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Nutrients 2025, 17(6), 955; https://doi.org/10.3390/nu17060955

END 


>>>声明

*新营养(xinyingyang.com)致力于秉承循征营养学的理念,重度垂直人类营养,为营养健康产业从业者架起沟通的桥梁,标明原创的文章权限为本网所有,如需转载请得到书面申请并在文章开头注明出处。

*文章中会充列示参考文献,但因商业利益相关造成的不客观可能依然存在,欢迎读者多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

*文章中涉及功效信息内容均有对应的数据支持,囿于篇幅限制无法全部刊登,如需数据来源,可向新营养(xinyingyang.com)或文章中涉及到的企业索取。文章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此公众号中全部内容仅为创新案例的一般性参考。读者不应在缺乏具体的专业建议的情况下,擅自根据文章内容中的任何信息采取行动。此公众号运营方将不对任何因采用文章内容而导致的损失负责。

*文章中涉及的产品、成分、功效仅代表相关企业的观点,新营养仅基于信息传递目的进行转述,并不代表我们绝对认同相关宣称,也不支持任何产品的营销和销售。

*文章中插入的图片不涉及到商业行为,仅限交流,并标明了来源出处,尊重原创图片设计。

新营养留言互动

您的电话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食药物质「杜仲叶」,从“药匣子”到“菜篮子”的食药双栖之路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