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健康资讯
被高胆固醇“偏爱”的你,不妨试试这株益生菌?
2025-11-24 10:13 来源:新营养
图源:摄图网
当体检报告上“总胆固醇”一栏的红色箭头悄然亮起,很多人仍陷在“高胆固醇只找胖子”的认知误区里;而另一群看似“健康”的人——久坐办公室的年轻人、更年期女性、银发族,也正在被这一“无声的心血管隐患”悄悄盯上。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4》显示,我国心血管问题人群已达3.3亿人[1];聚焦北京人群的一项研究也表明,胆固醇升高与77%的冠心病死亡相关[2]。
当人们在寻找更安全、更易坚持的干预方式时,建明推出的VasoNex™唯馨康™植物乳植杆菌LP LDL,正从肠道微生态出发,为高胆固醇人群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健康解决方案。
01
胆固醇的“双面角色”
提到胆固醇,很多人会直接将其归为“健康敌人”,但事实上,它是人体不可或缺的“生命基石”——既是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也是合成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维生素D的关键成分,甚至参与神经信号传导和细胞物质转运[3]。真正威胁健康的,是胆固醇的“失衡”:当被称为“坏胆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过量时,一场针对心血管的“破坏战”便会悄然打响。
首先,过量的LDL-C穿透血管内皮细胞,被氧化后引发炎症反应,吸引免疫细胞聚集形成 “泡沫细胞”;这些细胞不断堆积,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像“水垢”一样附着在血管壁上[3]。初期,斑块质地较软,称为“易损斑块”,此时血管狭窄可能尚不明显,但一旦受到血压波动、情绪激动等刺激,斑块就可能破裂。破裂后的斑块会激活凝血系统,形成血栓堵塞血管。若发生在冠状动脉,就是“急性心梗”;若发生在脑血管,就是“缺血性脑卒中”。更可怕的是,这个过程往往“悄无声息”。
02
哪些人群容易被高胆固醇“偏爱”?
高胆固醇不“挑人”,但以下几类人群,因生理变化、生活方式或年龄因素,成为了它的“重点目标”,更需格外警惕。
01
高压久坐族:生活方式催生的“高风险群体”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高压、久坐、熬夜的上班族正成为高胆固醇的“新目标”。这类人群的胆固醇升高,多由“不良生活方式”驱动。研究显示,高压之下人体内皮质醇分泌水平会显著升高,而皮质醇升高会直接影响心脏、血管和心脏代谢标志物,还与血压和胆固醇水平上升相关[4]。久坐则会降低脂蛋白脂酶(LPL)的活性,影响脂质代谢,导致HDL水平降低,进而增加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的风险[5]。正是由于压力、生活方式、激素等原因,男性通常面临着更高的心血管危机。
02
超重/肥胖人群:背后的血脂代谢异常
肥胖绝非仅仅是脂肪堆积的外在表现,其本质是一场身体内部的“健康危机”。肥胖人群体内脂肪组织过度堆积,会源源不断地释放大量游离脂肪酸进入血液,干扰肝脏对胆固醇的正常代谢,进而引发血脂异常[6]。其中,BMI和腰围均与血脂异常风险呈现明确的“量效关系”,即数值越高,罹患血脂异常的风险越大[7]。
03
更年期女性:被荷尔蒙“偷走”心血管保护
对女性而言,更年期是心血管健康的“转折点”——在此之前,雌激素像一道“天然屏障”,通过调节脂蛋白代谢控制胆固醇水平,减少动脉脂肪堆积[8],因此中青年女性的心血管健康风险远低于男性。但当更年期来临(通常以50岁为参考年龄,全球每年有2500万女性经历更年期[9]),雌激素水平显著下降,导致血液中胆固醇水平上升。据估计,65岁及以上女性中,65%存在胆固醇升高问题,这一比例远超男性的48%[8]。而且在更年期这一特殊生理阶段,女性的胆固醇风险常被潮热、健忘等情况掩盖,易被忽视。
04
银发族:代谢减缓下的“胆固醇难题”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代谢功能逐渐衰退,肝脏调节胆固醇合成与清除的能力随之下降[16],这使得银发族(60岁以上人群)成为高胆固醇的“高危群体”之一。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4》显示,60岁以上人群中,血脂异常患病率徘徊在40%左右,且常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问题“叠加”,进一步升高了心血管风险[1]。
03
从肠道微生态出发,精准聚焦胆固醇
面对高胆固醇的“多元威胁”,传统干预方式往往存在局限:药物干预需长期服用且可能有肝损伤风险;仅靠日常饮食控制难以坚持;运动干预又对中老年人等特殊人群不够友好。建明创新推出的VasoNex™唯馨康™植物乳植杆菌LP LDL,可精准作用于胆固醇代谢的关键环节,即分解胆汁盐的胆盐水解酶[10-12]。在这一机制下,肝脏为了维持胆汁盐的正常水平,会主动从血液中清除胆固醇补充到胆汁盐中,从而实现“从源头降低胆固醇”的效果。
植物乳植杆菌LP LDL的卓越能力经过了全球多所科研机构开展的多次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验证,证实其对胆固醇的调节效果显著且稳定,可降低多种心脏代谢生物标志物:一项临床研究中[11],每日服用推荐剂量植物乳植杆菌LP LDL的受试者,总胆固醇水平平均下降 34.6%,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17.6%,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28.4%,载脂蛋白B(LDL-C的“运输载体”)降低28.6%。这意味着,不仅“坏胆固醇”的总量减少,其在血管内的“运输能力”也显著下降。
数据来源:参考文献[11]【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 HDL-C;载脂蛋白B:apoB】
尤为值得一提的事,这一成分在推荐剂量下未观察到任何不良反应,适合长期服用。与此同时,VasoNex™唯馨康™植物乳植杆菌LP LDL中还添加了BetaVia®裸藻粉。临床数据显示,这种藻类产品能为消化道、呼吸道健康提供支持,还能帮助机体加固免疫防线[13-15]。一边拦胆固醇,一边护全身,让人们的血管守护更全面。
04
建明VasoNex™唯馨康™植物乳植杆菌LP LDL
以科学引领健康新未来
高胆固醇的“偏爱”,从来不是偶然,它与生理变化、生活方式、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当职场人群因“自我感觉良好”忽视风险,更年期女性因潮热失眠忽略监测血脂,建明VasoNex™唯馨康™植物乳植杆菌LP LDL的出现,为这些人群提供了具有科学支持、知识产权保护的“温和而有效”的选择。未来,建明将继续探索这一创新成分的营养价值,为人类健康提供全面、个性化、天然的解决方案。
如果你也是被高胆固醇“偏爱”的一员,不妨试试这株益生菌——从肠道微生态开始,为心血管健康筑起一道“天然屏障”吧。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供商业交流,是对相关科学研究的客观介绍,不代表相关产品声称的批准。本文章的目的是提供有关营养健康的信息,并不表示文章中提到的任何产品可用来诊断、减轻、治疗、治愈或预防任何疾病。如果您正面临具体的医疗问题,请务必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本文引用的相关文件、数据或研究结果是基于公开发表文献以及可靠来源文献或者数据的梳理,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直接建议或指导。如需转载、节选、链接或以任何其他方式引用本文章内容,请确保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建明对引用本文章内容所产生的任何法律后果不负法律责任。
参考文献:
[1]刘明波,何新叶,杨晓红,等.《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4》要点解读[J].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5, 30(04):384-399.DOI:10.3969/j.issn.1007-5410.2025.04.006.
[2]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第2章,基于中国动脉粥样硬化研究(CASS)队列。
[3] Song Y, Liu J, Zhao K, Gao L, Zhao J. Cholesterol-induced toxicity: An integrated view of the role of cholesterol in multiple diseases. Cell Metab. 2021 Oct 5;33(10):1911-1925.
[4]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Hair Cortisol: a Novel Biomarker of Chronic Stress– PMC (nih.gov)
[5] You Y, Chen Y, Wang X, Wei M, Zhang Q, Cao Q. Accelerometer-measured physical activity patterns are associated with phenotypic age: Isotemporal substitution effects. Heliyon. 2023 Aug 23;9(9):e19158.
[6]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Obesity (EASO). A new framework for the diagnosis, staging and management of obesity in adults [J]. Nature Medicine, 2024-07-05.
[7] Zhang Y, Zhou J, Wang Y, et al. Obesity and Dyslipidemia in Chinese Adult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in Shanghai, China [J]. BMC Public Health, 2022, 22: 1258.
[8] balance – Menopause and cholesterol: what you need to know
[9] The demography of menopause – PubMed (nih.gov)
[10] Costabile A, Buttarazzi I, Kolida S, Quercia S, Baldini J, Swann JR, et al. (2017) An in vivo assessment of the cholesterol-lowering efficacy of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ECGC 13110402 in normal to mildly hypercholesterolaemic adults. PLoS ONE 12(12): e0187964.
[11] Enver Keleszade, Sofia Kolida, Adele Costabile,The cholesterol lowering efficacy of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ECGC 13110402 in hypercholesterolemic adults: 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placebo controlled, pilot human intervention study,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Volume 89,2022,104939,ISSN 1756-4646.
[12] Anno VIII, Estratto 2 del N. 1 – 2023 TRIMESTRALE DI AGGIORNAMENTO SCIENTIFICO Registrazione presso Tribunale di Milano N. 93 del a23/03/2016.
[13] Kemin Internal Document
[14] Evans et al. Nutrients 2019, 11, 2926; doi:10.3390/nu11122926
[15] Kemin Internal Document
[16] Aging Biomarker Consortium; Jiang M, Zheng Z, Wang X, et al. A biomarker framework for liver aging: the Aging Biomarker Consortium consensus statement. Life Med. 2024 Jan 30;3(1):lnae004. doi: 10.1093/lifemedi/lnae004. PMID: 39872390; PMCID: PMC11749002.
END
>>>声明
*新营养(xinyingyang.com)致力于秉承循征营养学的理念,重度垂直人类营养,为营养健康产业从业者架起沟通的桥梁,标明原创的文章权限为本网所有,如需转载请得到书面申请并在文章开头注明出处。
*文章中会充列示参考文献,但因商业利益相关造成的不客观可能依然存在,欢迎读者多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
*文章中涉及功效信息内容均有对应的数据支持,囿于篇幅限制无法全部刊登,如需数据来源,可向新营养(xinyingyang.com)或文章中涉及到的企业索取。文章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此公众号中全部内容仅为创新案例的一般性参考。读者不应在缺乏具体的专业建议的情况下,擅自根据文章内容中的任何信息采取行动。此公众号运营方将不对任何因采用文章内容而导致的损失负责。
*文章中涉及的产品、成分、功效仅代表相关企业的观点,新营养仅基于信息传递目的进行转述,并不代表我们绝对认同相关宣称,也不支持任何产品的营销和销售。
*文章中插入的图片不涉及到商业行为,仅限交流,并标明了来源出处,尊重原创图片设计。
新营养留言互动
您的电话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抢占体重管理赛道!短双歧杆菌B-3引领科学“享瘦”新时代
下一篇:最后一页
新营养峰会/活动
新营养热门资讯
共晶技术:让营养素步入埃米时代
XINGRAPHIC · 09-11
11月6-7日广州新营养趋势大会!30+演讲、2
风信社 · 09-08
当“造物”成为可能,人类营养健康产业将迎
XINGRAPHIC · 07-07
新营养周报 | 农夫山泉上新蓝靛果混合汁
数据 / 观察 · 0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