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信社资讯
消费升级下益生菌行业的变革与新生,新营养对话创百生物、森永乳业、中创益科、薇安生物、ROELMI
2025-07-04 09:16 来源:新营养
近年来,随着全球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益生菌作为一种具有潜在健康益处的成分,在食品、保健品、医药和农业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益生菌凭借改善肠道健康、增强免疫调节等健康益处,全球市场需求正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其中,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益生菌消费国之一,在政策支持、科研投入和消费需求的多重推动下,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
然而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菌株研发壁垒高、功效评价标准不统一、市场竞争同质化等挑战。基于此,新营养合伙人/执行副主编李素邀请多位行业专家、企业负责人,以“未来益生菌产业的变革”为主题展开圆桌对话,共同探讨未来益生菌行业的发展方向。
从左至右依次为:
李素 新营养合伙人/执行副主编
陈薏如 上海创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总监
俞鑫 森永乳业(上海)有限公司商务总监
李佳栋 中创益科(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经理
朱连君 上海薇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刁崇峰 ROELMI益生菌中国区负责人
01
解码益生菌中国时刻,成熟表象下的阶段博弈
益生菌产业飞速发展,从跨界巨头到新入局者,市场竞争激烈有目共睹。当前中国益生菌产业处于怎么样的发展阶段?
陈薏如 上海创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总监
中国当前益生菌发展阶段已进入成熟发展阶段。从以下维度来看,第一益生菌领域朝着专业化发展,行业愈发注重专利菌株、临床研究文献及科学验证等核心要素。第二,国际化进程显著加速,国内益生菌市场与国际标准的接轨趋势值得重点关注。第三,应用场景呈现精细化细分态势,从国内产业发展轨迹来看,未来仍具备广阔的拓展空间。
俞鑫 森永乳业(上海)有限公司商务总监
从产业发展现状来看,益生菌在中国市场虽已具备较高认知度,但行业同质化竞争问题凸显,市场呈现价格竞争、菌株数量比拼等“内卷”态势,致使消费者在产品选择中面临认知困惑,难以形成科学的选购判断。
森永乳业作为以乳业及奶粉业务为根基的企业,自20世纪60年代便开启双歧杆菌领域的系统性研究。其在母乳成分研究中,深度揭示了双歧杆菌的生理功能价值,并始终秉持科学导向,将临床实证作为益生菌添加与筛选的核心依据。企业除聚焦菌株安全性与功效性研究外,更着力于作用机制的科学探索。这种以科研为驱动、以临床为基石的发展模式,为益生菌产业突破同质化竞争瓶颈提供了专业化的实践路径。
朱连君 上海薇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从产业发展视角审视,当前益生菌市场已构建起从上游供应链、中游代工企业至下游品牌商的成熟产业生态链。在此背景下,薇安生物此时入局看似并非最佳时机,但可从以下行业发展的三个维度进行系统性研判:
其一,考量产业可持续发展潜力。益生菌行业历经百余年发展历程,其市场生命力与需求稳定性已得到长期验证,具备显著的可持续发展特质。其二,评估产业科研技术水平。当前行业内企业与科研机构在益生菌领域的研发投入持续深化,技术创新成果呈现规模化产出态势,为产业升级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其三,需以长周期视角洞察行业演进阶段。尽管当下益生菌市场呈现多元发展、快速扩容的格局,但仍处于发展震荡曲线的第一阶段,尚未触及成熟稳定的产业发展周期节点。
当前中国益生菌产业呈现“成熟表象与初级内核”交织的独特发展阶段。一方面,市场认知度提升、产业链条完善、国际接轨加速及应用场景细分,彰显出成熟产业特征;另一方面,同质化内卷、消费者认知困惑等问题突出,且从长周期看仍处于发展震荡曲线初级阶段,发展潜力巨大
02
产业挑战“双面镜”,企业如何破局?
在益生菌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挑战。目前益生菌产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企业又是如何克服这些挑战的?
李佳栋 中创益科(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经理
在功能性产品的研发与运营中,若要打造真正对消费者有益的优质产品,科学认证是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企业需同步加大科研技术与临床应用的资源投入,将技术创新与实证研究深度结合。挑战对企业而言是发展机遇,把握机遇打造高品质产品,并携手优质品牌方开展合作,方能实现价值转化。
具体而言,优质产品的打造需具备三大核心要素:前沿技术支撑、精准场景适配及系统性解决方案。不仅能为品牌构建差异化卖点,更能切实解决消费者的核心需求。此外,还应满足价格合理、功效表现显著、场景应用多元等条件。企业应始终坚守初心,以长期主义的视角持续推进产品迭代与价值沉淀,在科学验证的基础上,为消费者提供兼具专业性与实用性的产品解决方案。
刁崇峰 ROELMI益生菌中国区负责人
对于新进入中国市场的益生菌企业而言,行业现状带来的挑战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与阶段性。当前ROELMI面临的核心困境在于市场教育不足,即全行业对益生菌及其特定功效的认知程度较低。
从原料供应商角度来看,应对这一挑战有两点:一方面,通过开展严谨的临床研究与科学实验,以详实可靠的研究成果为产品提供科学依据,增强行业对产品有效性的信任;另一方面优化市场沟通策略,以客观准确的方式向客户传递产品信息,引导客户科学使用。
原料供应商虽处于产业链的基础环节,但其提供的科学依据却是品牌宣传的根基。供应商不仅需要确保原料研究的科学性与可靠性,还需与下游品牌客户协同合作,将研究成果准确传递给消费者,共同推动行业建立科学、准确的认知体系。
科研与临床研究如同双轮驱动,始终是企业夯实竞争力的核心基石。从市场教育到产品差异化构建,从消费者认知培育到行业标准建立,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科研数据与临床实证的支撑。唯有以科研为矛、以临床为盾,方能在功能细分的赛道上占据先机,为下游品牌与终端消费者提供真正具备科学价值的解决方案。
03
益生菌原料“未来之战”,如何匹配消费新刚需?
在消费者对健康和个性化追求日益凸显的背景下,企业如何研发并推出下一代益生菌原料,从而满足不同消费群体在产品形态、功效需求和使用便捷性上的差异化需求?
俞鑫 森永乳业(上海)有限公司商务总监
森永乳业持续关注市场动态并布局下一代益生菌研发,核心菌株体系以亲和人体的双歧杆菌为主。除明星菌株M-16V、BB536及适用于3岁以下人群的M-63外,还拥有短双歧杆菌B-3等体重管理菌株及应用广泛的后生元。
此次重点介绍的脑肠轴菌株MCC1274,源于十年前针对老年痴呆症的研发布局。经动物实验与人体临床验证,该菌株在改善空间记忆、延迟记忆等认知指标上效果显著。2018-2019年,森永在日本推出含MCC1274的膳食补充剂及酸奶产品,获日本功能宣称食品认证与消费者认可。鉴于全球约5000万老年痴呆患者,中国约占五分之一,森永希望携手中国合作方推广该菌株解决方案,通过专业益生菌技术为认知健康领域提供创新支持。
李佳栋 中创益科(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经理
中创益科深耕菌株研究多年,构建了系统性的研发体系:在安全性层面开展多维验证,在场景应用端形成创新思路,以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开发。如,中创益科在发酵底物上不断创新,做出了不同口味的后生元产品,扩大了后生元在糖果、日化方面的应用;并同时推进“益生菌+”方案项目,将功能性药食同源成分与益生菌发酵技术结合;还开发出发酵果蔬汁等解决方案,用益生菌进行了植物性发酵,储备了发酵胡萝卜汁、发酵草莓汁等等产品。
一株菌株的发展要从不同阶段、不同时间轴线选择,中创益科以三十年为时间轴线构建研发矩阵,从菌株筛选到未来技术布局形成完整链条,致力于以“科学研发+场景适配”的模式,推动益生菌产业在功能性应用领域的多元化发展。
刁崇峰 ROELMI益生菌中国区负责人
ROELMI致力于从横向与纵向双维度探索下一代益生菌发展,突破剂型限制与市场同质化瓶颈。横向上聚焦肠胃消化、免疫系统以外,同时挖掘有科研文献支撑但市场方案尚未成熟的功能方向,深化研究后推向市场;纵向上针对消费者需求细化趋势,从口服美容领域延伸至皮肤日常养护,提供更精准的解决方案。
在剂型创新上,针对口服美容液剂与活菌的搭配难题,采用意大利双舱剂型,实现固体活菌与液体口服液的二合一服用。同时,ROELMI正开展后生元灭活产物及代谢产物、菌株包埋保护系统的研究,相关成果将尽快推向市场,以技术创新推动益生菌产业在功能细分与剂型适配方面的发展。
在益生菌产业精细化发展的当下,原料企业对消费群体差异化需求的响应能力正成为破局市场竞争的关键变量。原料企业以“需求翻译官”的角色,将消费者的隐性诉求转化为可量化的技术指标,构建覆盖全消费周期的原料供给体系,推动产业从规模竞争迈向价值竞争的新维度。
04
下一个黄金十年:突破性变革与新兴赛道全预判
放眼未来,益生菌产业具有强大潜力。在未来十年,益生菌产业将面临哪些突破性的机遇?是否会有新的市场需求或新兴应用领域带来巨大的变革?
陈薏如 上海创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总监
从益生菌产业未来十年的发展机遇来看,当前市场细分趋势愈发显著。消费者需求已从传统的肠道与免疫健康,向睡眠障碍、抗压等更精细化的功能方向延伸。作为原料贸易商,在产品选择上需具备更广阔的视野,如创百主推的韩国BIFIDO乳酸菌,针对脑部因子开展了睡眠障碍方向的临床研究,虽然这一新兴领域仍需更多科学验证支撑,但已展现出细分市场的发展潜力。
朱连君 上海薇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从益生菌行业未来发展态势来看,多重利好因素正推动产业向纵深发展:政策上,国家及行业协会持续推进益生菌白皮书与专家共识的制定,为产业规范化发展构建政策保障体系;科研上,AI与生物技术的融合应用正加速功能性菌株的创新开发;消费认知层面,消费者需求已从基础肠道健康向慢病管理、情绪调节等多元场景延伸,细分市场呈现显著增长潜力。
未来,消费者需求将呈现两大趋势:一是精准化,基于个体基因、生活习惯及肠道微生态差异,开发针对性产品;二是个性化,市场已出现“基因检测+益生菌解决方案”的定制化模式。随着技术创新与消费需求的深度耦合,益生菌产业将在精准化、个性化赛道释放更大发展动能。
未来十年,益生菌产业将迎突破性机遇。消费需求从基础肠道免疫健康,向睡眠障碍、抗压、慢病管理等精细功能进阶,精准化、个性化成为大势所趋。与此同时,国家不断出台政策规范行业发展,AI与生物技术深度融合,加速功能性菌株开发。在此背景下,细分市场潜力无限,益生菌产业正站在新一轮爆发的起点,亟待企业把握机遇,开拓创新。
05
益生菌行业未来可期
在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益生菌产业乘势而上,展现出磅礴发展态势。请各位畅想一下对未来益生菌产业的规划和期待。
陈薏如 上海创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总监
当前国内益生菌产业在科学验证领域已实现与国际标准的深度接轨。未来发展应聚焦菌株应用的精准化与功能性,确保每一株菌株的开发与应用均能基于人群健康需求,切实为人群健康发展提供更具科学性与实用性的支持。
俞鑫 森永乳业(上海)有限公司商务总监
行业发展应规避单纯追求规模增长的粗放模式,摒弃价格竞争的内卷态势,转而聚焦科研创新与品质提升。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行业标准体系,凝聚产业共识,形成协同发展合力,推动益生菌产业向专业化、规范化方向演进。最终以技术赋能为基础,为消费者提供兼具营养价值与健康功效的优质产品。
李佳栋 中创益科(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经理
在当前中国政策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益生菌领域的实体企业需秉持科学发展逻辑,将功能性与安全性研究作为核心工作。企业应夯实临床技术基础,坚守初心,以消费者不断提升的大健康认知需求为导向,持续开发优质产品,推动益生菌产业在科学轨道上实现高质量发展。
朱连君 上海薇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此前作为研发者专注于产品终端,而今置身上游领域,愈发深刻认识到优质产品的核心在于源头把控。对于薇安生物而言,始终秉持以科学研究与技术积淀为根基,将具备坚实科研背景的益生菌产品作为核心推广方向,切实为消费者健康创造价值。
刁崇峰 ROELMI益生菌中国区负责人
根据国际益生菌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益生菌市场在未来三至五年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市场空间。作为原料供应商,ROELMI的整体规划与期望是:向市场提供更多具有差异化优势的产品原料,以详实的临床数据和科学可信的研究报告为支撑,为下游客户赋能。携手行业同仁突破内卷瓶颈,共同推动益生菌行业朝着更高质量、更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居民健康意识的提升,益生菌产业需以科学为锚、以需求为帆,在大健康浪潮中驶向更广阔的海域。无论是上游原料企业以科研驱动源头创新,还是中下游品牌以临床数据夯实产品信任,核心皆在于以消费者健康需求为原点,将技术价值转化为实际福祉。当科学严谨性与产业创造力深度融合,益生菌产业终将突破发展瓶颈,在规范与创新的双轨上,为国民健康管理提供更具科学性的解决方案,真正实现“微生态赋能大健康”的产业愿景。
END
>>>声明
*新营养(xinyingyang.com)致力于秉承循征营养学的理念,重度垂直人类营养,为广大健康原辅料供应商和消费者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标明原创的文章权限为本网所有,如需转载请得到书面申请并在文章开头注明出处。
*文章中会充列示参考文献,但因商业利益相关造成的不客观可能依然存在,欢迎读者多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
*文章中涉及功效相关描述均有对应的数据支持,囿于篇幅限制无法全部刊登,如需数据来源,可向新营养(xinyingyang.com)或文章中涉及到的企业索取。文章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此公众号中全部内容仅为一般性参考。读者不应在缺乏具体的专业建议的情况下,擅自根据文章内容中的任何信息采取行动。此公众号运营方将不对任何因采用文章内容而导致的损失负责。
*文章中涉及的产品、成分、功效仅代表相关企业的观点,新营养仅基于信息传递目的进行转述,并不代表我们绝对认同相关宣称,也不支持任何产品的营销和销售。
*文章中插入的图片不涉及到商业行为,仅限交流,并标明了来源出处,尊重原创图片设计。
新营养留言互动
您的电话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合成生物”的抗衰应用未来在哪里?新营养对话麦角硫因、嘉必优、美琪、音芙医药、德默特、中科欣扬
下一篇:最后一页
新营养峰会/活动
新营养热门资讯
新营养周报 | 农夫山泉上新蓝靛果混合汁
数据 / 观察 · 01-06
新营养周报 | 蒙牛推出早餐奶新品、纽曼
数据 / 观察 · 12-29
一图读懂 | 2024新营养肠道微生态格局与
XINGRAPHIC · 12-29
新营养周报 | 达芬奇优形推出纤体杯新品
数据 / 观察 · 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