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信社资讯
破局深耕,透过972个注册备案信息,揭开2025年第三季度保健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原因
2025-10-30 09:15 来源:新营养
进入2025年,中国特殊膳食领域将迎来法规的重大变革,深刻影响保健食品与特医食品行业的每一个环节。11月6-7日,2025-2026新营养趋势大会现场,新营养将发布《2025特殊膳食法规、保健食品与特医食品行业发展白皮书》,将从保健食品注册备案新规、特医食品监管升级到婴幼儿配方标准调整,助力企业在合规中稳健前行。对于空间广阔的特医食品蓝海,白皮书更深入剖析其竞争格局、临床需求与创新方向,并附有277款产品案例库,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坚实支撑。
2025-2026新营养趋势大会暨
营养智造颁奖盛典
花城论“营”,健康启航
????:广州粤海喜来登酒店
⏰:11月6日-7日
6部最新趋势发布
✅ 《2025-2026运动益生菌前沿趋势报告》
✅ 《2025低GI市场“健康糖”应用趋势报告》
✅ 《新食品原料蓝莓花色苷法规及应用趋势报告》
✅ 2026营养产业升值密码,把握趋势精准出击
✅ 体重管理新风潮,开启健康市场新“食”代
✅ 解锁植物营养新潜能,赋能产品消费大爆发
2大白皮书+1本新营养杂志 现场发布
✅2025《新植物科学白皮书及产品创新图鉴》白皮书
✅《2025特殊膳食法规、保健食品与特医食品行业发展白皮书》
✅2025年9月号《新营养》杂志
⏰:参会方式
限定800人,免费参会
扫码填写信息,即可报名

参会咨询:李素15135432869(同微信)
2025年第三季度,在“健康中国”战略持续深化与消费需求精细化升级的双重驱动下,保健食品行业迎来政策与市场的双向共振。随着进口注册审批重启、新版生产规范标准酝酿发布等政策密集落地,行业监管框架愈发清晰;而消费者对“精准营养”“品质透明”“场景适配”的需求升级,正推动产品创新从“功能补充”向“解决方案”跨越。
本季度,972个获批保健食品备案信息背后,既折射出产业链的创新活力,更标志着行业在“强监管、促创新、优结构”的轨道上加速前行。从传统草本原料的现代化应用到零食化剂型的持续走红,从线上渠道的深度渗透到跨境品牌的加速布局,第三季度的保健食品行业正以多元业态勾勒出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
01
市场规模:2025年第三季度保健食品市场扩容特征与消费趋势
2025年第三季度,保健食品市场延续上半年增长态势,旺季消费需求与政策红利形成叠加效应,市场规模实现稳健扩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2020-2025年中国保健食品市场规模从2503亿元逐步增长至预计的360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6.5%。其中,2023年市场规模达3282亿元,2024年预计达3475亿元,2025年预计突破3600亿元。这一稳步攀升的增长曲线,既反映出“健康中国”战略下居民健康消费需求的持续释放,也为2025年第三季度保健食品市场的稳健增长提供了坚实的行业基本面支撑。
从细分市场的增长格局来看,我国保健品行业呈现多品类协同发展的特征。据《中国保健品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图表显示,2019-2029年(含预测),膳食营养补充剂始终占据市场核心份额,是驱动行业规模增长的主力;草本/传统产品、儿童健康消费、运动营养等细分领域同步扩容,反映出消费者对天然成分、儿童精准营养、运动场景营养的需求持续升级。行业增速在2023年达到阶段性峰值后虽有所回落,但仍保持正增长态势,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将突破4470亿元。这一趋势既体现了行业从“规模扩张”向“精细增长”的转型,也为2025年第三季度膳食营养补充剂、草本滋补类产品的结构性增长提供了市场基础,进一步印证了细分领域功能化、场景化的发展逻辑。
02
盘点:2025年第三季度保健食品审批数据全景解析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2025年7月1日-9月30日)已批准注册972个保健食品备案信息,现整理如下:




1、保健食品注册数量(按批次分)
2025年第三节度共发布12次保健食品批件(决定书)待领取信息,共计产品972个,其中单次发布保健食品批件(决定书)待领取详情信息产品数量最多的为8月22日,发布数量为178个产品信息,占本季度总发布产品数量的约18%,这一单日发布量在本季度中显得尤为突出,反映出该时段可能在审批流程、企业申报集中度或政策导向等方面存在特殊因素,促使大量保健食品批件集中待领取。
图1:2025年第三季度保健食品注册数量(按批次分)
从地域分布来看,广东省以151款获批产品领跑全国,占总量的15.5%,这主要得益于珠三角地区完善的保健食品产业链和头部企业的持续发力。北京市以130款产品紧随其后,山东省则以126款产品位列第三。值得注意的是,浙江、上海、江苏等省份的注册量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图2:2025年第三季度保健食品不同地区(省、直辖市、自治区)注册数量
2、保健食品注册数量(按剂型分)
从产品剂型的细分结构来看,结合保健食品剂型占比饼图(2025年第三季度过审数据),胶囊剂型以58.33%的占比持续领跑,这既源于胶囊剂型在成分封装、剂量控制上的成熟性,也契合了消费者对“便捷补充”的核心需求;片剂占14.61%,粉类占7.82%,颗粒、口服液均占5.14%,这些传统剂型在营养密度、服用场景适配性上仍具不可替代的价值。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糖(0.21%)、糕(0.21%)、蜂蜜(0.10%)、蜂王浆(0.21%)、育(0.82%)等零食化剂型品类丰富且占比虽小却呈多元化分布,与前文“保健食品越发零食化”的趋势形成直接印证——软糖、蜂蜜类产品的获批,体现了行业在“功能营养+休闲口感”融合上的创新尝试,进一步适配了Z世代“边吃边养生”的消费习惯,为保健食品的场景化渗透开辟了新路径。
图3:2025年第三季度过审保健食品剂型占比
3、保健食品注册数量(按营养素类别分)
从营养素类别维度进一步分析可见,2025年第三季度过审保健食品营养素类别柱状图中,植物营养素以428个的绝对数量占据主导(占比约44.03%),这与前文植物性营养素为最主要类别的结论形成数据呼应,进一步印证了西洋参、灵芝、黄芪等传统草本原料在保健食品中的高使用率,体现了药食同源理念与现代营养科学的深度融合;动物/海洋来源营养素以215个位居第二(占比约22.12%),反映出海洋提取物、动物蛋白等成分在增强免疫力、补充优质蛋白等功能领域的市场需求;维生素类(89个)、矿物质类(76个)是基础营养补充的核心品类,满足消费者日常均衡营养的刚需;复合营养素(68个)、微生物/益生菌类(43个)、其他(氨基酸/肽类等,53个)的布局,体现了行业在精准营养、肠道健康、新兴成分创新上的探索,与市场对“综合调理”“微生态平衡”的消费诉求形成契合。这种营养素类别分布结构,既巩固了传统优势原料的市场地位,也展现了行业在多元营养需求下的创新活力。
图4:2025年第三季度过审保健食品,代表营养素类别数量
在植物性营养素的具体原料分布上,结合植物性保健食品原料占比饼图可见,灵芝类以13.55%的占比领跑,三七类(10.05%)、人参/西洋参类(9.35%)紧随其后,黄精类(8.18%)、枸杞类(7.01%)、银杏叶类(7.24%)等传统中药原料也占据重要份额。这与前文“植物性营养素类别中西洋参(11.05%)、灵芝(含灵芝孢子,10.26%)、黄芪(10.45%)等传统中药类原料居多”的结论形成数据呼应,进一步印证了传统草本原料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热度。
灵芝、三七、人参等药食同源原料的高使用率,既体现了消费者对中医药养生理念的认可,也反映了行业在草本原料现代化提取、功效机制研究上的技术深耕;而沙棘类(3.97%)、葡萄籽类(3.5%)、菊花类(3.04%)等原料的布局,也展现了植物性营养素在护眼、抗氧化等细分功能领域的拓展,为植物性保健食品的功能多元化与精准化提供了原料支撑。
图5:其中各植物性营养素占植物性保健食品的占比
03
新政落地:2025年第三季度保健食品行业法规动态与市场赋能
2025年第三季度(7-9月),我国保健食品、特医食品及“三新食品”领域法规动态密集落地,监管部门围绕行业规范优化、标准迭代与审查流程细化持续发力。从保健食品功能目录意见反馈落地、进口注册审批重启,到特医食品新版国标发布,再到三新食品新品种审查与政策答复推进,一系列季度内出台的法规举措,既强化了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也为产业发展划定清晰路径。
保健食品
2025年7月2日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允许保健食品声称的保健功能目录有助于维持关节健康》征求意见的反馈,说明此前4月16日至6月2日公开征求到的61条意见已被分析研究,合理意见获采纳修改,下一步将按程序推进相关工作。
2025年7月21日
市场监管总局委托中国营养学会启动菊粉、低聚果糖、抗性糊精纳入保健食品备案目录的四维评估,计划10月底前完成。
2025年8月
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殊食品信息查询平台获悉,有5款进口保健食品新获得注册批准。时隔8年,进口保健食品注册审批再度获批,对海外保健食品企业而言,无疑释放出积极信号—进口注册通道切实可行!
2025年8月29日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多部门召开食品安全专题新闻发布会,通报2020年启动的为期5年保健食品专项清理整治成果。同时明确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双轨制,介绍拟发布的新版生产规范标准(GB17405),后续将扩大备案原料目录,推进老年人“保健品”虚假宣传整治,保障产品安全与市场秩序。
2025年9月2日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审评中心公布第三批注册证书“无有效期、无产品技术要求”保健食品换证常见问题及解答。
2025年9月11日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评审中心发布了第四批针对“无有效期、无产品技术要求”注册证书的保健食品换证常见问题及解答。
特医食品
2025年7月21日
针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7702号《关于加快研发“特医食品”的建议》,国家卫健委就重视产品研发、产品使用规范、强化宣传推广等方面进行了回复。
2025年9月25日
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了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GB29922-2025),将于2027年9月2日正式实施,届时替代2013年版(GB29922-2013)。这次修订历时多年,是特医食品领域的一次重要升级。本文结合标准全文和官方解读,从分类、能量计算、营养素指标、可选成分、非全营养组件/配方、标签、方法体系等角度,梳理新版的核心变化。"
三新食品
2025年7月10日
国家食品安全评估中心就栀子油、褐藻寡糖、威尼斯镰刀菌蛋白等7种新食品原料公开征求意见。意见截止日期为2025年8月9日。
2025年7月
国家卫健委员新增1例新食品原料终止审查:N-乙酰氨基葡萄糖(合成生物来源)因与原先2024年第3号公告批准为新食品原料的N-乙酰氨基葡萄糖具有实质等同性。
2025年7月30日
国家卫健委就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2543号《关于扩充显齿蛇葡萄叶(莓茶)食用方式的建议》进行了答复。如需扩展显齿蛇葡萄叶(莓茶)食用方式,按照《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审查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应当依程序申报并提交相应的食品安全审查资料。
2025年8月25日
卫健委新发布了3款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受理的公告,分别为叶黄素、迷迭香提取物、硫酸。
2025年9月29日
根据《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行政许可管理规定》和《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申报与受理规定》要求,芥酸酰胺等5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已通过专家评审委员会技术评审。
04
小结:2025年第三季度保健食品行业发展总结与未来展望
2025年第三季度发布的系列政策,标志着我国保健食品行业进入“强标准、促创新、严监管”的新阶段。随着《生产规范》的全面实施与注册备案体系的持续完善,行业将加速淘汰不合规企业,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在产品创新方面,食药物质目录的持续扩容与新功能目录的动态更新,将推动更多兼具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的产品问世,如基于珍稀中药材替代品的保健食品、针对特定人群的精准营养产品等。同时,数字化技术的深度应用将重构生产管理模式,从原料溯源到工艺优化的全流程数字化升级,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来看,在政策引导与市场驱动的双重作用下,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将逐步实现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型,为公众健康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产品与服务。
END
>>>声明
*新营养(xinyingyang.com)致力于秉承循征营养学的理念,重度垂直人类营养,为营养健康产业从业者架起沟通的桥梁,标明原创的文章权限为本网所有,如需转载请得到书面申请并在文章开头注明出处。
*文章中会充列示参考文献,但因商业利益相关造成的不客观可能依然存在,欢迎读者多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
*文章中涉及功效信息内容均有对应的数据支持,囿于篇幅限制无法全部刊登,如需数据来源,可向新营养(xinyingyang.com)或文章中涉及到的企业索取。文章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此公众号中全部内容仅为创新案例的一般性参考。读者不应在缺乏具体的专业建议的情况下,擅自根据文章内容中的任何信息采取行动。此公众号运营方将不对任何因采用文章内容而导致的损失负责。
*文章中涉及的产品、成分、功效仅代表相关企业的观点,新营养仅基于信息传递目的进行转述,并不代表我们绝对认同相关宣称,也不支持任何产品的营销和销售。
*文章中插入的图片不涉及到商业行为,仅限交流,并标明了来源出处,尊重原创图片设计。
新营养留言互动
您的电话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相关热词搜索:
新营养峰会/活动
新营养热门资讯
共晶技术:让营养素步入埃米时代
XINGRAPHIC · 09-11
11月6-7日广州新营养趋势大会!30+演讲、2
风信社 · 09-08
当“造物”成为可能,人类营养健康产业将迎
XINGRAPHIC · 07-07
新营养周报 | 农夫山泉上新蓝靛果混合汁
数据 / 观察 · 0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