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植物资讯

食药物质「麦冬」,传统药食与新价值探索

2025-09-28 11:11   来源:新营养

图源:摄图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管理规定》,经安全性评估,现将地黄、麦冬、天冬、化橘红等4种物质纳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

麦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收载,为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L.f)Ker-Gawl.)的干燥块根。麦冬在我国四川、广东等地区有作为食品原料食用历史,主要方法为泡茶、煮粥、煲汤等。按照传统习惯正常食用,未见不良反应报道。

01

市场供需两旺,麦冬产业迈向精深

当前,麦冬产业呈现稳步发展态势。据字博智业《2025-2030年中国麦冬行业市场供需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研究分析报告》分析,2025年全国麦冬产能预计达2万至2.2万吨,四川作为主产区占比超六成,湖北、山东及浙江等地亦有产出。尽管整体供应充裕,但高品质麦冬仍较为稀缺,价格保持高位稳定。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提升,麦冬作为传统食材,其国内年需求量已近2万吨,带动整体市场规模达数十亿元

从消费与产品形态来看,麦冬已不仅限于传统药用,更逐渐融入现代日常饮食。市场上涌现出麦冬茶、麦冬糖和麦冬粉等多种便捷产品,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需求。一些具有品牌和渠道优势的传统企业持续引领市场,推动麦冬从原料向终端消费品延伸。

伴随健康理念普及和中医药文化国际推广,麦冬市场仍具发展潜力。国内需求稳健增长,同时东南亚和欧美市场也带来新的出口机遇。种植与加工技术不断进步,有望进一步提升品质与生产效率。值得注意的是,产业也需应对气候变化、成本上升及质量标准化等挑战,但总体而言,需求增加与技术进步仍将推动产业迎来新增长机遇。

02

麦冬的科学探索:成分与技术的深度挖掘

作为一种兼具食用和传统应用价值的物质,麦冬的成分一直是科研领域关注的重点。目前的研究表明,麦冬中含有生物碱、黄酮、多糖等多种活性成分,这些成分的结构与特性正被逐步解析。

麦冬多糖在抗氧化、降血糖方面的研究

体外抗氧化实验中[1],麦冬多糖展现出对DPPH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在浓度超过100μg/mL时效果与抗坏血酸接近,超过20μg/mL时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甚至更高。在H2O2诱导的NIH/3T3细胞损伤模型中,经麦冬多糖预处理的细胞死亡率下降,单线态氧生成减少。此外,麦冬多糖对葡萄糖苷酶活性表现出浓度依赖型的抑制效应,在200μg/mL时抑制效果与阿卡波糖相当。实验结果说明了麦冬多糖可作为潜在的抗氧化剂和降血糖功能性食品。

图:麦冬多糖在体外的抗氧化活性

麦冬来源的菊粉新系列型果聚糖在体内对肝纤维化的研究

麦冬富含多糖及果聚糖成分Carbohydrate Polymers发表的一项研究[2]从麦冬中提取并鉴定了一种新型菊粉型果聚糖OJP-W2,其分子量为5.76 kDa,主要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结构以线性(1–2)连接的β-D-果糖单元为主。实验结果显示,该成分在肝纤维化模型中表现出一定的赶早保护潜力,其机制与调节胶原沉积、TGF-β/Smads及MAPK信号通路以及细胞凋亡相关指标有关。该研究为拓展麦冬果聚糖类型及探索其生理特性提供了参考。

提出OJP - W2改善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的作用途径。黑线和箭头代表可能的分子调控机制,红色向下箭头代表OJP - W2的下调作用

鲁斯可皂苷元改善肺损伤的研究

鲁斯可皂苷元(Ruscogenin, RUS)是麦冬中的一种活性成分,中国药科大学寇俊萍教授团队研究[3]发现其对急性肺损伤(ALI)具有一定影响。本研究探讨了非肌肉肌球蛋白重链ⅡA(NMMHC IIA)在脂多糖(LPS)诱导的ALI及肺内皮屏障调节中的作用。结果表明,NMMHC IIA广泛表达并与TLR4存在结合关系,可能参与调控内皮细胞连接及下游信号通路。本文提出NMMHC IIA与TLR4的复合物可能是RUS缓解LPS引起的肺内皮屏障紊乱的一个潜在作用位点,为理解其机制提供了新的方向。

麦冬中的活性成分鲁斯可皂苷元改善肺损伤的作用靶点研究成果图

麦冬皂苷D通过影响肠道菌群对DSS诱导的结肠炎保护作用的研究

麦冬皂苷D(Ophiopogonin D)提取自麦冬,发表在Inflammo pharmacology的研究通过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模型评估其作用[4]。结果显示,该成分可缓解模型相关症状,改善结肠通透性,并调节多种肠道炎症标志物表达。此外,它还能提高肠道菌群多样性,增加阿克曼氏菌等有益菌属丰度,减少肠杆菌等菌属。丙酸作为阿克曼氏菌代谢产物,同样有助于改善模型情况并调节肠道组织内相关因子水平。这项研究结果为潜在的策略提供了宝贵的见解,并将麦冬皂苷D定位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有希望的候选成分。

麦冬皂苷D通过影响肠道菌群对DSS诱导的结肠炎起到保护作用研究设计

03

政策加持,科研背书:麦冬的“出圈”之路

从法规认可的“药食同源” 物质,到产值数十亿元的产业,再到持续深化的科学研究,麦冬正从传统的田间食材,逐步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与更深入的价值挖掘。它既是延续千年的饮食文化符号,也是现代健康产业中的重要成员;既承载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需求,也凝聚着科研人员与产业从业者的创新努力。

未来,随着健康消费市场的持续扩容,以及科研技术的不断进步,麦冬的产业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产品形式将更加丰富,而其在饮食中的应用场景也将更加多元。对于麦冬而言,这不仅是产业的机遇,更是传统食材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生的生动体现。

参考文献:

[1]文丹,付成,丁菲. 麦冬多糖的抗氧化、降血糖活性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51(3): 55-67.  

[2]Wei Liu, Linzhang Zhang,Xia Wei,et.al.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an inulin neoseries-type fructan from Ophiopogonis Radix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n liver fibrosis in vivo.Carbohydrate Polymers.Volume 327, 1 March 2024, 121659.

[3]Wu Y, Yu X, Wang Y ,et al. Ruscogenin alleviates LPS-triggered pulmonary endothelial barrier dysfunction through targeting NMMHC IIA to modulate TLR4 signaling. Acta Pharm Sin B. 2022 Mar;12(3):1198-1212

[4]Tao Zhang, Zhiguo Guo, Xianhui Cheng,et al.Protective properties of Ophiopogonin D in DSS-induced colitis: insights into microbiota modulation.Inflammopharmacology.22 July 2024.Volume 32, pages 3553–3570, (2024).

END 


>>>声明

*新营养(xinyingyang.com)致力于秉承循征营养学的理念,重度垂直人类营养,为营养健康产业从业者架起沟通的桥梁,标明原创的文章权限为本网所有,如需转载请得到书面申请并在文章开头注明出处。

*文章中会充列示参考文献,但因商业利益相关造成的不客观可能依然存在,欢迎读者多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

*文章中涉及功效信息内容均有对应的数据支持,囿于篇幅限制无法全部刊登,如需数据来源,可向新营养(xinyingyang.com)或文章中涉及到的企业索取。文章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此公众号中全部内容仅为创新案例的一般性参考。读者不应在缺乏具体的专业建议的情况下,擅自根据文章内容中的任何信息采取行动。此公众号运营方将不对任何因采用文章内容而导致的损失负责。

*文章中涉及的产品、成分、功效仅代表相关企业的观点,新营养仅基于信息传递目的进行转述,并不代表我们绝对认同相关宣称,也不支持任何产品的营销和销售。

*文章中插入的图片不涉及到商业行为,仅限交流,并标明了来源出处,尊重原创图片设计。

新营养留言互动

您的电话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护眼产品千篇一律,蓝莓花色苷差异化护眼抢占先机
下一篇:食药物质「地黄」,千年食用根基与产业研究双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