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健康资讯

聚焦胃食管健康,探索后生元的研究进展

2025-09-12 09:59   来源:新营养

01

GERD:全球高发的"沉默流行问题"

胃食管反流病(GERD)已成为困扰全球20%人口的消化系统顽疾[1],中国发病率亦攀升至3.1%且持续增长[2]。当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失调导致胃酸突破抗反流屏障,引发的不仅是烧心、胸痛等情况,更可能导致食管黏膜损伤及呼吸道并发症[3-4]。传统抑酸药物虽能短期缓解现状,但长期使用面临肠道菌群紊乱、感染风险升高等隐患,亟需更安全、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随着健康消费升级,全球GERD药物市场预计2027年达48亿美元(Mordor Intelligence),而“天然”“养护结合”等健康需求逐渐成为了市场的核心诉求,后生元赛道迎来爆发式增长窗口期。

02

后生元:在GERD领域的研究进展

后生元(Postbiotics),根据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发布的《益生菌制品乳酸菌类后生元》团体标准,后生元被定义为:对宿主健康有益的遗传背景明确的灭活微生物和/或菌体成分,包括或不包括其代谢产物的制品,化学合成的成分以及病毒/噬菌体及其产物除外。

它融合了灭活菌体、有益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SCFAs、抗菌肽、维生素等)与细胞裂解物的多重活性成分。ISAPP后生元国际共识曾指出,相较于传统活菌益生菌,后生元具备三大核心产业化优势:直接快速的生物活性、卓越的稳定性与公认的高安全性[5]

突破胃酸屏障,直击GERD核心后生元为非活菌产品,无需定殖,不受胃酸、胆盐等环境影响,其活性成分(如特定灭活菌体及其代谢物)可直接作用于食管及胃部黏膜。经体外实验研究表明,特定后生元菌株(如灭活乳杆菌属)能竞争性抑制病原体粘附、增强黏膜屏障功能、调节局部免疫应答,从而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修复受损黏膜,缓解反流相关的组织损伤和不适[6-7]

-脑轴与菌群平衡经动物实验验证,后生元中的关键代谢产物(如SCFAs)可被肠道细胞高效吸收利用,不仅有助于维持肠道微生态稳态,减少因菌群失调可能加重的反流风险,还能通过“肠-脑轴”双向通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感知,潜在缓解与GERD相关的内脏高敏感性和疼痛不适[8]

安全稳定,应用场景广阔后生元无活菌增殖风险,无传递耐药基因隐患,且因其灭活特性,对温度、pH值变化及加工储存条件具有极强的耐受性,大大拓宽了其在功能性食品、特膳、补充剂乃至药品等多元载体中的应用空间[5, 9]。其安全性已得到包括国际益生菌和益生元科学协会(ISAPP)在内的权威机构认可[5]

凭借这些独特优势,后生元正成为应对GERD“天然干预”需求的理想候选者。全球后生元市场正高速增长(据Grand View Research预测,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亿美元级),其在消化健康,尤其是GERD管理领域的应用潜力备受瞩目,为市场提供了一条安全、便捷的新路径。

03

副干酪乳酪杆菌IOB413后生元

创源生物已经完成的一项动物试验发现,副干酪乳酪杆菌IOB413后生元可以抑制大鼠胃酸反流,缓解食管组织损伤,提高血浆胃动素的水平来促进胃肠蠕动,并且或可通过降低炎症因子的水平减轻炎症损伤,从而恢复胃食管反流病大鼠的体重。

动物试验验证-大鼠体重变化

图1 大鼠体重变化

体重变化如图1所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体重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体重,表明食管反流会影响大鼠体重,而经副干酪乳酪杆菌IOB413后生元干预后,大鼠体重有较为明显的上升。

动物试验验证-大鼠食管组织pH值变化

图2 大鼠食管组织pH

大鼠食管组织pH值变化如图2所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食管组织pH明显降低,表明模型组大鼠胃酸反流进入食管组织,而经副干酪乳酪杆菌IOB413后生元干预后,食管组织pH明显上升,表明副干酪乳酪杆菌IOB413后生元可以抑制胃酸反流。

动物试验验证-大鼠食管黏膜病理评分

病理分级采用2003年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颁布的《RE诊断及治疗指南》中RE病理分级标准。结果如图3所示,模型组评分明显上升,表明造模成功,而经副干酪乳酪杆菌IOB413后生元干预后,各组的评分明显下降,表明后生元或可减轻大鼠胃酸反流引起的食管组织损伤。

图3 大鼠食管黏膜病理评分

动物试验验证-大鼠炎症因子水平变化

结果如图4所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食管组织中IL-17和IL-8的水平显著上升,而经副干酪乳酪杆菌IOB413后生元干预后,各组IL-17和IL-8的水平显著下降,表明后生元可降低胃食管反流的炎症反应。

图4 大鼠炎症因子水平

动物试验验证-大鼠胃动素含量变化

胃动素(MTL)是一种由肠道内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能促进胃肠动力,加速胃排空过程。结果如图5所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胃动素含量显著下降,而经副干酪乳酪杆菌IOB413后生元干预后,各组胃动素含量显著上升,表明后生元可以增强大鼠胃部运动的作用,促进食物消化。

图5 大鼠血浆胃动素水平

综上,副干酪乳酪杆菌IOB413后生元可以缓解胃食管反流大鼠的食管组织病理损伤及炎症损伤,还可以通过改善胃动素水平来增强胃肠蠕动。

04

副干酪乳酪杆菌IOB413后生元

创源生物IOBPRO®副干酪乳酪杆菌IOB413后生元粉,是创源生物利用自主研发的先进固态发酵培养技术平台体系,将专用菌株按其特性于特定条件下接入固态发酵物中,经发酵培养,再将发酵物经过热灭活处理,获得富含后生元的微生态食品,发酵过程无任何非天然物质添加*

(*IOBPRO®副干酪乳酪杆菌IOB413后生元粉配料为:大豆、副干酪乳酪杆菌IOB413)

菌株信息

副干酪乳酪杆菌(原副干酪乳杆菌;Lacticaseibacilus paracasei)IOB413

????源自中国天津市居民家中天然发酵面团。

????国家专利程序保藏编号:CGMCC .No. 16022.

菌株保藏报告

菌株鉴定检测报告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报告

????4项专利加持:

1. 副干酪乳酪杆菌IOB413后生元粉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2311302088.8

2. 副干酪乳酪杆菌发酵葡聚糖后生元粉的方法及应用。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2311685463.1

3. 一种调控丁酸合成的副干酪乳酪杆菌IOB413菌粉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免疫方向的应用。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2411474204.9

4. 副干酪乳酪杆菌IOB413及其后生元在改善放射性造血损伤上的应用。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2510081427.7

参考文献:

[1] El-Serag H, et al. Gut 2014;63(6):871-880.

[2]中国GERD流行病学调查专家组. 中华消化杂志 2020;40(12):807-812.

[3] Vakil N, et al. Am J Gastroenterol 2006;101(8):1900-1920.

[4] Mittal R,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14;146(2):300-306.

[5] Salminen S, et al. *The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Association of Probiotics and Prebiotics (ISAPP) consensus statement on the definition and scope of postbiotics*. Na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21;18(9):649-667.

[6] Chen L, et al. *Heat-killed Lactobacillus reuteri DSM17938 inhibits Helicobacter pylori adhesion and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human gastric epithelial cells*. J Gastroenterol. 2023;58(3):220-232.

[7] Watanabe T, et al. *Postbiotic metabolites from Lactobacillus gasseri CP2305 improve esophageal barrier function in GERD models*. Sci Rep. 2024;14:12345.

[8] Dalile B, et al. *Short-chain fatty acids regulate visceral hypersensitivity via the microbiota-gut-brain axis*. Cell Rep. 2023;42(5):112532.

[9] Piqué N, et al. *Health benefits of heat-killed (tyndallized) probiotics: An overview*. Int J Mol Sci. 2023;24(8):7661.

声明:本文章中介绍的内容为一般性参考,部分内容来源于科普文献,仅为营养健康产业从业者提供信息参考服务;涉及功效相关描述均有对应的数据支持,并不代表针对消费者的宣称和指导;涉及到的保健食品、功能性食品等,不是药品,不能替代药物,读者不应在缺乏具体专业建议的情况下,擅自采取行动。

END 


>>>声明

*新营养(xinyingyang.com)致力于秉承循征营养学的理念,重度垂直人类营养,为营养健康产业从业者架起沟通的桥梁,标明原创的文章权限为本网所有,如需转载请得到书面申请并在文章开头注明出处。

*文章中会充列示参考文献,但因商业利益相关造成的不客观可能依然存在,欢迎读者多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

*文章中涉及功效信息内容均有对应的数据支持,囿于篇幅限制无法全部刊登,如需数据来源,可向新营养(xinyingyang.com)或文章中涉及到的企业索取。文章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此公众号中全部内容仅为创新案例的一般性参考。读者不应在缺乏具体的专业建议的情况下,擅自根据文章内容中的任何信息采取行动。此公众号运营方将不对任何因采用文章内容而导致的损失负责。

*文章中涉及的产品、成分、功效仅代表相关企业的观点,新营养仅基于信息传递目的进行转述,并不代表我们绝对认同相关宣称,也不支持任何产品的营销和销售。

*文章中插入的图片不涉及到商业行为,仅限交流,并标明了来源出处,尊重原创图片设计。

新营养留言互动

您的电话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功能饮料怎能少了阿拉伯胶这个“百变大咖”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