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健康资讯
当益生菌从风口到内卷,对话薇安生物朱连君:靠什么在行业变革中扎根?
2025-09-16 09:41 来源:新营养
当肠道困扰成为近九成国人的隐痛,肠道健康从以往的“排便不规律、便秘、腹泻、腹胀”等问题开始延伸到慢病管理、情绪调节、体重控制等多元场景,中国益生菌在过去几年以超10%的年增速,正在重塑产业竞争格局。
然而,产品的同质化竞争、夸大功效的营销乱象……让众多企业陷入了信任危机;与此同时,随着信息平权,消费者也越来越挑剔,过去“差不多”的产品可能不再有市场。这不禁引人深思:益生菌市场发生了怎样深刻的变化?企业如何做才能在这一“残酷的战场”跑赢周期?带着这些问题,近期新营养特别专访了薇安生物总经理朱连君。
01
产业蜕变:一面是“内卷”,一面是“机遇”
“行业亟需回归专业主义的本质,在产品创新和消费沟通上更精准高效地匹配消费者需求。”在朱连君看来,中国益生菌产业已从粗放式增长进入价值重构期,不同菌株的功能方向各有差异,消费者对产品的科学性和专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欧睿国际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益生菌市场规模就已突破千亿元大关,并以每年11%-12%的速度快速增长。根据国际益生菌协会(IPA)分析,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益生菌消费市场,到2028年市场规模有望接近2000亿元。“近五年益生菌市场规模扩大近3倍,竞争从蓝海转向红海,但‘内卷’恰恰证明了行业的价值被广泛认可。”朱连君表示。整体来看,中国益生菌行业正处于快速增长期向成熟期过渡的关键阶段,这种过渡并非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从“量”到“质”的深层变革。与五年前相比,行业的进化体现在三个维度:
消费者认知跃级:从“益生菌=治便秘”的初级理解,到如今主动关注其在情绪管理、口腔健康、私护等领域的应用,终端市场教育与科研突破的“双向奔赴”让益生菌真正走进生活场景。Earlydata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益生菌市场中,肠胃健康依旧是主导市场的核心功效,销售额达175.9亿元,占据显著优势;减脂与新陈代谢相关的益生菌产品热度飙升,增速分别为110.2%和277.3%,实现三位数增长;排毒、助消化等也有较好表现,反映出消费者对健康管理的多元化需求趋势。(见图1)
应用场景裂变:运动员的肠道应激综合征、更年期女性的情绪波动、肥胖人群的代谢调控……曾经局限于肠道健康的益生菌,正通过科研突破解锁更多细分领域。以运动场景为例,益生菌已被证实能改善异地比赛导致的肠道紊乱,提升能量代谢效率,成为运动营养的新势力。
技术门槛提升:“五年前可能‘有菌就行’,现在必须讲清楚菌株功能、作用机制。”朱连君强调,如今的市场已进入“菌株为王”的时代,消费者与企业共同推动行业从“泛益生菌”向“精准功能菌”升级。
将中国益生菌产业置于全球坐标系中,其独特性也更为鲜明。“起步晚,但跑得快”,是朱连君对中国益生菌产业的精准概括。相比国际巨头数十年的科研积淀,中国产业凭借创新效率与人口基数优势实现了弯道超车,“原籍菌”概念逐渐深入人心——从中国传统发酵食品或健康国人肠道中分离的菌株,或许更适配中国人的基因、饮食与环境特征。“国际菌株的优势是历史和科研的积累,但环境、饮食迭代了百年,其适配性值得商榷。”朱连君认为,中国益生菌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扎根本土、快速响应”,这一特性让中国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了独特优势。
02
以“菌”破局:唾液联合乳杆菌XA-1416开启“科学减脂”新可能
在竞争白热化的市场中,薇安生物的破局点清晰而坚定——以菌株创新为核心,用“硬核科研”构建产品壁垒。其主推的唾液联合乳杆菌XA-1416(以下简称“XA-1416”),正是这一战略的最佳注脚。
传统菌株筛选依赖人工分离,无论是在自然环境中、健康发酵食品或是来自人体或动物,样本量有限且充满偶然性。而薇安生物的合作方未知君则不然,其核心优势在于菌株的海量处理,基于其自主搭建的AI(人工智能)与BT(生物技术)微生物组研究与产业开发平台发掘(AI+BT平台),从上万株菌中筛选出一株“最强者”。比如XA-1416,“这是一株从1.6万株菌中‘万里挑一’的强者”,朱连君表示,是从健康中国人群肠道中分离出的“原籍菌”。
通过序列比对与蛋白结构模拟,从菌株库中精准锁定50株胆盐水解酶(BSH)拷贝数大于2的候选菌,最终XA-1416以“高BSH拷贝数”脱颖而出——这种酶能高效分解胆汁酸,为抗肥胖功能奠定了分子基础。后续开展的菌株机制研究、动物试验与人群试验等,更进一步印证了XA-1416在抗肥胖方向的优异表现。此前,XA-1416已正式获得“唾液联合乳杆菌在制备治疗肥胖的药物中的应用”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2024105421782),实力有目共睹:
机制研究:根据发明专利相关申报资料,XA-1416在“智能减脂”方面的作用机制可以归纳为4点:①减少脂肪吸收:通过提升胆盐水解酶(BSH)活性,将结合型胆汁酸转化为游离形式,减少脂肪在肠道吸收效率、加速排出;②激活饱腹信号:刺激肠道分泌GLP-1激素(一种调控食欲与代谢的关键激素),延缓胃排空、增加饱腹感,同时安全调控血糖水平;③重塑肠道菌群:降低“致胖菌”(如毛螺菌科等),降低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值,恢复菌群健康比例;④抑制脂肪堆积:减少脂肪细胞脂滴聚集,减少内脏脂肪和白色脂肪比重。(见图2)
动物实验:在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模型中,证实XA-1416可显著抑制体重增长、降低低密度胆固醇(LDL-C)水平、激活肠激素GLP-1,在减少内脏脂肪、改善肝损伤方面表现更优;(见图3)
人群试验:40名志愿者在不改变饮食与运动习惯的情况下,补充XA-1416的3个月内腰围平均减少3.12cm,体脂肪量下降1.42kg,内脏脂肪显著减少,且肌肉量未受影响。(见图4)
这种基于微生物生态的体重干预方式,规避了传统减重手段的副作用与难以坚持的痛点。正因如此,XA-1416在早期研发阶段就已荣誉加身,曾斩获“深圳健康产业技术创新案例奖”“未来医疗医药100强最佳生物技术创新产品奖”等。
为了能更精准地把控菌株功效、完善科学背书,XA-1416正在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开展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RCT研究,来寻求匹配不同肠道菌群基线的、更加精准有效的体重管理解决方案。“我们希望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助力XA-1416走向临床,为超重和肥胖人群提供更安全、更可持续的体重管理解决方案。”朱连君提到。
03
锚定前沿:从“肠-脑轴”到全生命周期健康
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意味着不同年龄、地域的群体对健康的需求各不相同,导致趋势的细分化程度非常高。除了XA-1416,薇安的菌株矩阵也已覆盖多元健康需求:短双歧乳杆菌XA-1267聚焦情绪管理,长双歧乳杆菌XA-768致力于骨密度提升,短双歧乳杆菌XA-2103则深耕肠道健康与免疫调节。“每株菌都需要经过机制验证、动物实验与人群试验的三重考验,具备完备的实验数据和专利。”朱连君表示。用开发药品的平台和科研手段进行益生菌的开发和功效验证,进而推动行业从概念营销转向科学驱动。
当被问及最关注的科研领域时,朱连君的答案指向“肠-脑轴”。“现代医学已证实,肠道菌群能通过神经、免疫、代谢通路影响情绪,这意味着益生菌可能成为焦虑、抑郁等问题的‘温和干预者’。”这一领域的突破不仅能拓展益生菌的应用边界,更能为精神健康管理提供新范式。
女性健康则是另一重要赛道。“更年期女性面临骨质疏松、情绪波动、激素失衡等连锁问题,益生菌或许是很好的解决方案。”此外,运动益生菌与慢病管理也是未来可以深耕的健康领域。“运动员的肠道应激、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调控、高血压人群的代谢平衡,这些场景都需要‘定制化菌株’。”在朱连君看来,益生菌的终极价值在于“融入日常生活”,成为人们对抗健康风险的“隐形护盾”,通过微生物干预为消费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呵护。
04
筑壁垒,向未来:薇安生物科学点亮“中国菌”
“回归科学本质,守住消费者信任”,这是益生菌企业建立护城河的核心要素之一。对于中国益生菌产业的未来发展,朱连君满腹期待:
第一,少些“拿来主义”,多些原创科研。希望本土企业扎根基础研究,从菌株分离、功能机制到临床转化,构建自主知识产权体系;
第二,让价值回归产品本身。摒弃营销噱头,用技术创新与品质赢得市场,“消费者需要的是‘有用’的产品,不是花哨的概念”;
第三,建立正确的产品认知。益生菌是膳食营养的“补充者”,而非“万能药”,企业要帮助消费者建立正确的认知,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益生菌产品。
从快速增长到理性成熟,中国益生菌产业的每一步跃迁都离不开像薇安这样以科学为基础的企业。正如朱连君所说,“未来,薇安生物将严格把控合作伙伴的筛选和市场推广,做到真诚、尊重事实,不做噱头和市场概念,把为消费者服务和消费者健康获益为目的,与合作方合作共赢,推动行业良性健康发展;通过借助AI+BT这样的技术平台,以科学创新守护人类健康为己任,科学循证‘中国菌’,让每一株菌都经得起科学检验,让每一个家庭都能从微生态平衡中获益。”
在这条道路上,创新无止境,守护亦无终点。
END
>>>声明
*新营养(xinyingyang.com)致力于秉承循征营养学的理念,重度垂直人类营养,为营养健康产业从业者架起沟通的桥梁,标明原创的文章权限为本网所有,如需转载请得到书面申请并在文章开头注明出处。
*文章中会充列示参考文献,但因商业利益相关造成的不客观可能依然存在,欢迎读者多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
*文章中涉及功效信息内容均有对应的数据支持,囿于篇幅限制无法全部刊登,如需数据来源,可向新营养(xinyingyang.com)或文章中涉及到的企业索取。文章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此公众号中全部内容仅为创新案例的一般性参考。读者不应在缺乏具体的专业建议的情况下,擅自根据文章内容中的任何信息采取行动。此公众号运营方将不对任何因采用文章内容而导致的损失负责。
*文章中涉及的产品、成分、功效仅代表相关企业的观点,新营养仅基于信息传递目的进行转述,并不代表我们绝对认同相关宣称,也不支持任何产品的营销和销售。
*文章中插入的图片不涉及到商业行为,仅限交流,并标明了来源出处,尊重原创图片设计。
新营养留言互动
您的电话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聚焦胃食管健康,探索后生元的研究进展
下一篇:最后一页
新营养峰会/活动
新营养热门资讯
11月6-7日广州新营养趋势大会!30+演讲、2
风信社 · 09-08
新营养周报 | 农夫山泉上新蓝靛果混合汁
数据 / 观察 · 01-06
新营养周报 | 蒙牛推出早餐奶新品、纽曼
数据 / 观察 · 12-29
一图读懂 | 2024新营养肠道微生态格局与
XINGRAPHIC · 12-29